第六百三十九章 黃金十年(第3/3頁)

八月,婆羅洲爆發大戰,嶽鐘琪率領大軍一路朝著文萊和砂拉越發起進攻,盡管其中主力都是朝鮮人,武器裝備也不算先進,可是對付當地的土著卻顯得威力十足,僅僅是數十日的進攻,就已經接連擊潰了上萬土著,活捉四萬多人。

當然,相對於婆羅洲上龐大的土著人口,這點戰績並不算什麽,可是接連爆發的大戰卻徹底激活了朝鮮雇傭軍的殺心,他們逐漸轉變了自己的風格,從過去的搶掠變成了屠殺,使得婆羅洲上爆發的這場戰爭增加了些許血腥的味道。

與此同時,大楚皇家商會正式公布了一條足以震撼人心的消息,那就是他們在婆羅洲上發現了一座金礦,儲量十分龐大,而且礦層較淺,很容易進行開采——當這一消息在南京傳播的時候,幾乎所有看到報紙消息的人,都在打聽一個問題,那就是前往坤甸的船票要多少錢?

這股熱潮不光帶動了人們前往婆羅洲,連同先前已經被納入到大楚統治下的椰城也變得十分火熱,許許多多在內陸找不到機會的普通百姓們在官方的引導下,前赴後繼地前往南洋開拓,使得“下南洋”這個詞上更多了一層金光,那就是“淘金熱”。

在黃金的誘導下,民間自發的移民甚至成為了主流,反而使得官方減少往南洋組織移民的力度,而是將更多的氣力放在了開拓新大陸上,卻是在無形中加快了對新大陸的開拓速度,並且也擁有更深厚的基礎。

“黃金、海洋、蒸汽機,它們讓這個時代變得更加偉大!”

在種種利好的消息刺激下,證券交易所當中所有涉及到對外開拓的商會股票都迎來了一次長陽,無數人因為對外開拓而獲得了利益,他們沒有將資金提取出來,而是揮舞著鈔票嚎叫著繼續購買,他們需要更多出洋的海船,更多出洋的水手,以及更多的海外貿易……

大楚全國範圍內的造船廠幾乎都堆滿了訂單,超過上千艘海船的制造訂單促使造船業產生了第一次新高峰,大量的航海大學和職業學院正式建立,無數人投身於航海業,他們為這個堪稱瘋狂的時代,描寫了最為精湛的注腳——人人都稱它為“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