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職業教育(第2/3頁)

“哦?還請崔會長明言,何為大利?”

旁邊的一名矮胖子有些好奇,他是湖廣商會在南京的一名代表,名叫何琢言,跟當年的復漢大都督府也有很深厚的關系,因此此人開口,其他人也都靜靜地聽著,不敢胡亂插話。

崔玉呵呵一笑,輕聲道:“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狀元,那有狀元就有暴利,咱們要做的就是學會培養出這三百六十行的狀元,將來咱們的職業教育便是落在這些行當上面,像什麽學醫的,像什麽學廚子的,還有什麽學其他的行當的,只要咱們覺得那行在以後有潛力,咱們就可以花重金聘請講師,到時候在報紙上面打廣告招生,一個學生的學費就可以收個上百塊錢,簡直不要太好賺……”

何琢言一邊聽著一邊點頭,到最後整個人都有些興奮起來,他扒拉著手中的一個小算盤,笑道:“嘿,要是光算這個賬,咱們的確能賺大錢,可是這上百塊銀元,有人掏得起嗎?他們願意掏嗎?”

“只要有人想學,那就一定會想辦法掏這個錢,也一定能掏得出來這筆錢!”

崔玉輕聲笑道:“眼下咱們招生,那肯定是得在報紙上招生,能看到的都還是會認幾個字的,對於這些考不上官的士子們而言,眼下學一門手藝指定錯不了,他們眼下沒了做官的命,除了咱們這還能去哪?真要去碼頭上扛大包不成?”

“再說了,只要他們稍微了解一下都知道,現在我大楚發展多麽迅速,十分缺乏相關的人才,若是這些人將來能夠上崗,做了醫生、會計還有通事,將來的工資那少說也有七八十塊銀元一個月,這可比一個尋常的縣令工資都高呢!”

沒錯,根據目前大楚的相關規定來看,一介六品知縣的年俸祿也就只有六百塊銀元,也就說每個月只有五十銀元,比起清朝時的縣令收入要高上一些,可是跟眼下這些特殊職業的人才相比,卻又沒有那麽多了。

原因也很簡單,眼下整個大楚的各種新生職業都嚴重缺乏相關的人才,像朝廷公辦的那些大學裏面出來的人才,往往都在第一時間被各大公司商會給高薪挖走,而市場的發展也催生出了龐大的缺口,才使得職業教育成為了一種新的熱門買賣。

如今聽到崔玉這麽一說,眾人的確感覺到這是一筆不錯的買賣,頓時便有些動心,一時間眾人都望著崔玉欲言又止,心思都快寫在了臉上了。

崔玉哈哈大笑,他將茶杯往桌前一推,意味深長道:“今日來請諸位一同喝茶,便是為了共分大利,我崔某人雖然是為了皇室財團經營,可是也明白這天下的錢絕不是一家能賺完的,而且連陛下也不會容忍崔某肆意擠壓市場,因此這件事還是需要大家夥一起來做,你們只要能拿出一筆錢來,在教育部報名檢驗以後,就可以創建學校了。”

“崔會長此言有理!”

“既然如此,我們程家自然是要鼎立支持的!”

“沒錯,我們王家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眾人之所以踴躍支持,自然不僅只是因為這的確是一個可以賺大錢的機會,關鍵就在於有皇室財團的參與,至少可以說明皇帝對這件事是默許的,而這一點要比什麽都更加重要——在如今的大楚無論做什麽事情,皇帝的意見始終都是第一位。

過了數日之後,一個喚作東方教育集團公司正式新鮮出爐,它由大楚各大商會共同出資成立,在大楚工商部的注冊資金達到了一千萬銀元,並在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掛牌當天便公布了未來五年的職業教育計劃——即在未來的五年時間裏,東方教育集團將會在南京、京師、漢口、西安等地建立職業教育學校,為大楚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學制則為三年制,分為醫學、通事、財會、建築等相關專業,以此歡迎廣大的士子前來報名。

很快,《清流報》《工商報》《南京日報》等一系列的報刊針對這件事進行了大肆的報道,作為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的方明勝則在報道中聲稱,將會在未來的數年裏,前面配合朝廷的職業教育計劃,爭取讓更多的士子們能夠進入人生的新旅程……

表面上來看,這些東西更多還是傾向於紙面上的東西,至少那一千萬銀元肯定還沒有真正撥付到賬,可無論對於朝廷而言,還是對於下面的士子們而言,這件事的出現終於給喧鬧了大半年的教育改革劃定了一個句號。

這個句號並不是那麽圓滿,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死了不少人,可是也有很多人的的確確開始面向新的生活,他們終於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開始準備腳踏實地的生活——這一幕固然不是所有人最圓滿的結果,可終究有了一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