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藏地內憂(第2/3頁)

崔萬采低聲道,“特別是青藏一地的局勢還牽扯著西北的局勢,到時候只怕原來準格爾的余孽,還有那些俄羅斯人和哈薩克斯坦人,都會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

“哼,朕倒真想給他們這個機會!”

寧渝冷哼了一聲,他走到懸掛的大楚輿圖面前,望著那一片遼闊的土地,“當年得來實在太易,所以才會有這麽多的後患,可是如果繼續壓制下去,他們也只會想老鼠一樣躲在角落裏,可是這絕不是朕想要的……”

“陛下想引蛇出洞?”

“沒錯,我大楚國防軍這麽多年也停住了腳步,是時候給他們一些顏色看看,特別是這一次,朕一定要徹底平定青藏諸地,才能避免給子孫留下後患。”

寧渝低聲道,隨後吩咐道:“樞密院已經開始制定計劃,不過內閣方面也要把面子上的事情做完,既然藏王自請撤藩,朕自然照準,加賜藏王為鄭王,加年金十萬元,賜南京宅邸一座,恩養晚年。”

“是,陛下。”崔萬采恭敬道,憑借陳道顯這些年的付出,擁有這些都並不為過。

寧渝繼續沉聲道:“撤藩之事由內閣穩步推進即可,不過藏地不同於內地情勢,朕決意徹底廢去第巴制度,並且在青藏設立駐藏事務大臣,全權負責藏地軍政大權,清查人口田畝帳落,穩定地方局勢。”

“此舉可謂火上澆油,不過臣倒覺得,這瓢油還真應該澆下去!”

崔萬采臉上帶著贊同之色,笑道:“只是這麽一來,這個駐藏大臣的人選倒不是那麽容易,此人必須要精通軍政事物才行,也要有軟硬兼施的手段。”

寧渝輕輕唔了一聲,“朕決意讓寧祖毅去,以他的手段,應該不難對付這些人,只是內閣方面,也需要給他更多的權限。”

“是,陛下。”

……

革新十二年十月,藏王陳道顯正式上表撤藩,並將所有的人口土地賬簿交給了前來接替的駐藏大臣寧祖毅的手中,其他的所有駐藏官員也紛紛對寧祖毅進行行禮,宣告持續七年的藏王統治結束。

寧祖毅在接過了原來的藏王大印之後,讓人仔細用盒子裝好,然後他將封賞陳道顯的拿出來進行頒布,陳道顯勉力支撐著身體拜謝了聖旨,口呼萬歲。

等到一切公務都完成了以後,寧祖毅和陳道顯在藏王府內進行了簡單的會談,其實就是陳道顯是躺在床上,而寧祖毅則是坐在床邊,畢竟對方的身體已經實在支撐不住坐在椅子上了。

嚴格來說作為朝廷大員,這般對話多多少少有些不雅,可是寧祖毅也沒有辦法,他想要更快地接手藏地事物,就只能尋求陳道顯的幫助,倘若等陳道顯回了南京,後續恐怕就再難見上一面了。

陳道顯枯瘦的臉龐上掛著一絲淡淡的笑意,輕聲道:“柏秋此番接手,終究是一番幸事,老夫的身體實在是到了大限,只怕這次回南京,也命不久矣了。”

寧祖毅微微嘆了口氣,看陳道顯這副虛弱的模樣,他自然明白這並沒有誇大,“鄭王無需多慮,陛下考慮妥當,他已經安排了太醫院的幾名太醫跟我一同來到了拉薩,到時候鄭王啟程之時,他們也會隨著鄭王一同啟程,沿程自然多有照顧。”

陳道顯輕輕搖了搖頭,笑道:“老夫的身體老夫心裏自然知曉,已非藥石之力所能挽救……柏秋啊,你有什麽想問的,趕緊問吧。”

寧祖毅臉上流露出一絲歉意,低聲將皇帝的一番安排和盤托出,只是最後他有些擔憂道:“藏地事物繁雜,地方勢力眾多,下官實在是擔憂,怕辜負了陛下的一番托付。”

陳道顯微微沉吟了一番,苦笑道:“說起來實在慚愧,陛下所思所慮老夫竟然全然不知,實在是有負陛下,不過所幸在這裏七年,多多少少也有些結果,想要推行新政,則需要明白一點,即堅持‘政教分離’的原則,如果不能堅持,只怕所作所為皆為妄言。”

實際上,目前藏地的一系列制度,本質上也是在清廷治藏的基礎上遺留下來的,倒不是不願意修改的問題,而是清廷遺留的治藏政策本身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即堅持‘政教分立’和‘以藏治藏’。

早在明末崇禎十五年的時候,漠西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部汗王固始汗,就在當時的五世達賴支持下,在西藏建立了一個由蒙古汗王與格魯派領袖聯合的政權——甘丹頗章政權,掀開了蒙人治藏的先河。

一直到策妄阿拉布坦派遣小策淩敦多布率軍攻占拉薩之後,殺死了拉藏汗,徹底結束了甘丹頗章政權,一直等到康熙五十五年,準格爾汗國勢力被徹底驅逐出藏以後,和碩特蒙古首領羅蔔藏丹津暫時成為了當時青藏的窺伺者,一直等到羅蔔藏丹津被雍正皇帝派遣年羹堯和嶽鐘琪驅逐之後,西藏便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