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熬到頭了(第2/3頁)

關平生過去的時候一直在中樞任職,由於所在的是外交部,因此地方經歷並不多,對這裏面的彎彎繞了解是很少——當然也正是因為關平生沒有地方履職經歷,因此他的官品也一直都沒有上升過,將來更加沒有入閣的機會。

反倒是劉統勛眼下地方履歷驚人,在中樞也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要職,因此他眼下升遷甚至要比彭啟豐、吳敬梓和汪由敦等人更快,也更有機會進入內閣。

劉統勛臉上卻露出一絲苦笑,他輕聲道:“哈密築城之事比我先前想的還要難,此番吃野菜倒不是作秀,而是因為築城所耗錢糧實在太大,可是西北窮苦,只能仰仗中樞撥款,否則我這苦菜就只能繼續吃下去了——”

說到這裏的時候,劉統勛定定的望著關平生,輕聲道:“爾純兄有所不知,邊地之難絕非一言兩語所能說完,特別是那些大人們若是沒辦法親自前來,就只能換個法子,讓他們知道這裏的處境才行。”

關平生啞然失笑,頓時明白了劉統勛的心思,無非是擔心朝廷的人真把他放在西北給忘記了——這話哪裏是要什麽錢糧?明明是在借他關平生的口,去告訴那些朝堂上的大人們,可千萬不要忘記他劉統勛的功績呢。

“延清兄,我只不過是外交部遠東司的一介小小副司長,實在是登不上大雅之堂,即便是將來回到南京,怕是連大人們的一面都難以見到。”

倒不是關平生故意拿捏什麽,他自家知道自家的情況,平日裏只不過是一個跑腿的,並沒有多少話語權,根本談不上幫助劉統勛了。

劉統勛卻是搖了搖頭,又重新斟上一杯清茶,才嘆息道:“若是尋常時候自然無需多提,可是爾純兄你此時身負重任,保護那位貴人回京,若是能夠在路上,讓貴人能夠看到一二景象,或許將來事情就不同了,無論如何,總是一個由頭。”

然而,劉統勛這句話卻使得關平生頓時心生警惕,他冷冷道:“劉大人,那你可是想錯了,不管是內閣還是樞密院,都絕不會允許我在中途過多停留,更不可能讓那個人去接觸其他人——你想要我死嗎?”

“爾純兄,此言差矣。”

劉統勛絲毫不在意關平生的態度變化,他微微帶著些許笑意,道:“我自然不會讓爾純兄為我去冒險,其實此事極為簡單,眼下爾純兄所行不過數十騎,在哈密多多少少是有些風險的,我可以多派些人保護車隊,到時候等到了京城之後,他們自然也就能夠將哈密的情況,告訴給京城的大人們。”

關平生心態略微放松了下來,苦笑道:“延清兄,難不成哈密這個地方,還真的有俄人不成?”

“沒錯,實際上就在今天,我們已經派出去了一隊人馬,看能不能釣出那批還在哈密的俄人。”

劉統勛十分幹脆地將面前的茶一飲而盡,眼神中透著些許殺氣。

……

在哈密築城,自然不可能憑空變出一大堆的物資,特別是像糧食,只能依靠西北其余諸省的支援,因此從哈密到安西州的數百裏路程當中,分布著復漢軍的數個物資站,還有大量的運輸民夫在將兩地的物資進行轉運。

因此此時在這片荒涼的西北邊地,正有一只武裝運輸隊伍在前進,上千人規模的隊伍推著數百輛大車,正在艱難地行進著,而在隊伍兩端則分別有一百人組成的復漢軍,他們騎著馬兒,押運著大車一路往哈密出發。

“一二一,一二一,大家夥們多使勁嘿!”

“一二一,一二一,趕到哈密吃羊肉嘿!”

“弟兄們,拼命拉,齊心協力把車推呀!”

上千人吼著號子推著車,吆喝著馬匹一路連推帶拉的,人人臉色漲紅,可是卻都是一副鬥志昂揚的模樣,似乎根本不需要人進行催促。

這些人自然便是復漢軍組織起來的武裝運輸隊伍,他們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左近的農民,大部分人都是武裝農場裏面的壯丁,他們因為在哈密被分了大量的土地,因此家家戶戶都有義務參加武裝運輸,為前線的哈密築城提供後勤支援。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前來參加武裝運輸,畢竟哈密這邊還在打仗,很多人分完土地之後,只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根本沒人願意為寧大皇帝奉獻生命和血汗。

可是自從內閣進行了發文之後,所有的命令也都被踐行到了下面,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不參加武裝農場組織的運輸任務,那麽田地都會被收回去,到時候還要趕出農莊——因此在這種軍令面前,倒也沒有人敢於逃役。

在如今的大楚徭役令當中,所有的徭役征發都是根據就近原則,也就是說參加這一次哈密築城的農夫,在過去的時候大多都是北方數省的無地農民,他們在經歷過去年的饑荒之後,如今被分了土地,一個個都十分乖巧老實,壓根就不敢炸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