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2/3頁)

宋恩銘心中頓時大喜,說白了在目前的行政院各部門當中,大家的品級都差不多,如今能夠再多升半個品級,多多少少也算得上揚眉吐氣一回了。

……

原本復漢軍在漠北的軍事行動結束後,大軍並沒有撤回到京師,其中三萬人在董策的率領下朝著準格爾汗國發起進攻,策應陜甘的西路大軍,而另外的七萬人也分成了兩部分,其中三萬人駐紮在漠北草原上,以威懾剛剛收復的漠北諸部,而另外的四萬人則是沿著黑龍江的方向一路北進,對北面的俄人展開了進攻。

其實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在十月份進攻俄人並不理智,因為北疆即將就要進入冬天,倉促大戰之下只會帶來更多不必要的損失,畢竟在寒冷的天氣裏,會更加考驗一支軍隊的後勤供給能力。

實際上,即便是在樞密院的計劃當中,也是要等到明年開春才展開攻俄的計劃,可問題是漠北之戰打得太順了,不光是樞密院沒有料到,皇帝也沒有料到,甚至就連俄人都沒有料到,就一下子把準格爾給收拾了。

由此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戰前在北方準備的大量糧草以及馬料都節省了下來,而這些糧草料完全可以保證在北方的幾萬復漢軍一整個冬季作戰的需求,此外原本復漢軍就準備了大量的冬季棉衣,因此只待進入冬季就可以換裝作戰,並不會影響到戰鬥力。

可問題是,俄人可沒有這樣的底氣,畢竟他們原本也就剛剛進入遠東,憑借目前西伯利亞方向的供應能力,並不足以支撐太多軍隊在冬季作戰,特別是像鄆春和海參崴方向,剛剛經過了修城之事,能夠拿出來的家底實屬有限。

因此,寧渝和樞密院也就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心,趁著冬季到來之前發動進攻,等到一入冬季之後,有了充分保障的復漢軍怎麽打也比俄人更有優勢。

當然,真正開打之後的節奏並不算多麽神速,畢竟俄人駐紮區域太廣,從整個漠北蒙古以北乃至於滿洲以北,幾乎都成為了俄人的勢力範圍,而兵力卻非常少,都是幾十個人就控制了一大片區域,因此復漢軍也只能將兵力分散開來,逐步清掃俄人勢力。

在復漢軍這邊有條不紊地推進時,鄆春城自然成為了雙方焦點所在的一線戰場,圖門江兩岸開始響起了零星的炮聲,雙方雖然還沒有正式交戰,可是圍繞圖們江的攻防卻已經展開,戰火終於在此地重新點燃。

鄆春城中,一面面大清八旗的旗幟終於取代了過去的俄人旗幟,在城頭上被重新掛了出來,然而這些破破爛爛的八旗旗幟也只是有氣無力地飄動著,或許當它們被人從箱子底下翻檢出來的時候,也不曾料到會有這麽一天。

所謂的大清帝國,其實早就已經死了,只是一直堅持到今天還沒有埋罷了。

乾隆皇帝神情淡然地坐在鄆春城內衙門中,這是一間比較荒涼的屋子,只有一點點陽光從半掩著的門裏透出來,因此他整個人幾乎都坐在一片陰影當中。

就在過去的三天時間裏,乾隆已經將自己身邊的那些鶯鶯燕燕都已經遣散了,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他也沒有能夠讓那些女子懷上子嗣,如今在這種朝不保夕的環境下,他終於選擇徹底放棄,而眼下陪著他的,僅僅只有一些清廷遺老遺少。

“大清國皇帝陛下,如今如今帝國在遠東的力量較為有限,必須要用到它真正有價值的地方,因此帝國的軍隊不會在圖們江跟源源不斷的復漢軍持續作戰……如今只能很遺憾地通知陛下一個消息,我們將會放棄鄆春城,還請陛下跟隨我們離開鄆春,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

薩拉務拉伯爵整個人都沐浴在陽光當中,他的臉上依然帶著和煦的笑容,可是從嘴裏吐出來的話語卻如同利劍一般無情。

“還有一點需要告訴陛下,這一次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陛下身份高貴,因此可以選擇帶兩個人作為你的仆役,但是也只能帶兩個人,畢竟現在糧食已經不多了,我們不能再去養活其他的無用人口。”

當最後一句‘無用人口’被翻譯出來後,幾乎所有的清廷遺老遺少的目光瞬間絕望了下去,他們不敢對薩拉務拉伯爵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怒,只能帶著一臉渴求的目光望著坐在陰影裏的皇帝,卻又一句話都不敢說出來。

自從清廷徹底成為俄人的附庸之後,像這樣的一幕幕並不罕見,從一開始縮減八旗的方方面面用度,再到役使八旗士兵修建棱堡,在這些過程中,八旗高層們從一開始還有過反對,可自從那些反對者被俄人用種種理由殺光之後,便再也沒有任何人敢說一個不字了。

到了如今這個關鍵時候,眾人更是失去了反抗的勇氣,他們努力地望著面前的皇帝,希望乾隆能夠挑選他們自己離開,唯獨站在角落當中的張廷玉,卻是絲毫不慌不忙,只是一臉平靜地望著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