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2/3頁)

“好!殺光他們!”

“末將願與將軍同生共死!”

一陣陣的歡呼聲終於匯聚在了一起,而眾人身後的追兵們卻仿佛被震懾住了一般,他們終於沒有了繼續追擊,而是選擇了掉頭,朝著來的方向馳去。

果然,從營地方向出來的騎兵,正是孛兒只斤根敦,原來自從董策出營之後,他徹夜未眠,一直在等候著董策的消息,因此當董策往大營方向逃竄時,他也及時發現了這股騎兵,隨後也就發現了追兵,當下便選擇了出營接應。

“董將軍不愧是當今天下一等一的英雄,有此深夜探營一舉,將來必當會天下聞名!”

孛兒只斤根敦很快便迎了上來,他的臉上充滿了敬佩之情,在蒙古人的世界當中,想要折服對方,最好的辦法永遠都是用膽略和武力來正面,他們只佩服真正頂天立地的漢子。

董策卻是微微一嘆,他沒有多說話,只是帶著剩余的死士們跟著大夥回了大營,隨後在經過了短暫了修整之後,便開始清點傷亡,而結果卻不免讓人心酸不已,出營時的五十一人,如今卻只剩下了十九人,整整三十二人都死在了歸途。

望著神情堅毅的死士們,董策縱使是鐵石一般的心腸,此時也充滿了惋惜之意,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句話誠不欺人。

“兄弟們,他們雖然沒有回來,可是本將承諾,將來一定要迎接他們的忠魂遺體,回到忠魂閣。”

“多謝大人,末將代死去的弟兄,給大人敬個禮!”

一名少校眼圈卻是紅了,他端端正正行了個軍禮,要知道尋常士兵犧牲,只會進入忠烈祠,少有人能進忠魂閣,除非立下大功方可,而一旦進入了忠魂閣,則代表他們的親屬子孫,一輩子都不會再為前途發愁了。

像這樣的承諾,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給出的,也不是任何人給了就有用的。

在說完這件事之後,董策拉著孛兒只斤根敦,還有參謀處的軍官們,開始針對眼下的形式進行分析,以便於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當董策說到準格爾的主力大軍已經到了附近之後,幾乎人人的呼吸都微微緊促了許多,他們都明白這支消失了蹤影的大軍位置是有多麽重要,可以說眼下寧楚十萬大軍一直分成三路進軍,就是為了找到這支主力的影子。

眼下目標就在眼前,可是他們卻沒有能力吃下,不得不說讓人感覺到十分遺憾。

孛兒只斤根敦沉思了許久,狠狠一咬牙道:“董策,咱們要是留在這裏,等著陛下大軍前來如何?若是等到了援軍,這一仗咱們絕對是首功!”

沒錯,如果東路軍率先找到了準格爾汗國大軍的位置,那麽在接下來的戰役中,寧楚將會占盡優勢,完全可以抽調援軍前來進行包圍,到時候即便是東路軍都死絕了,也能徹底吞下準格爾的六萬大局,相當於徹底滅掉了準格爾汗國。

可是到了這個關頭,卻是誰也不敢開口同意,原因很簡單,一旦選擇要留下來,那麽就會面臨九死一生的結果,因為中路軍眼下的位置他們僅僅知道一個大概,具體卻不夠清楚,因此他們要堅守的時間也就會被無限拉長。

董策臉上浮現出一絲凝重,眼下的巴喇和屯附近只有一些小部落,根本沒有一座像樣的城池,所以想要堅守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後勤補給線極其容易被準格爾軍切斷,真要在這裏堅守下去風險將會極大。

“董策,你要明白,我們的任務本來就是要牽制準格爾汗國,如果就這麽跑了,將來再想找到他們的蹤跡,只怕會更難!”

孛兒只斤根敦輕輕嘆了口氣,他可不是那種只會動武的蠻子,實際上他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並不比董策要差。

“是啊,大人,如果眼下要走,只怕半路上容易被準格爾前鋒截住,到時候還是要打!”另外一名少校參謀也開口了。

“打!即便是犧牲再大,我們也要打!”

董策深深吸了一口氣,他很明白,戰場上可以有大仁,而絕不能有小仁。

所謂的大仁,便是想盡一切辦法盡快結束戰爭,才能徹底減去戰爭對百姓生活的破壞,避免百姓流離失所,而在這個過程中即便是不擇手段也無傷大雅,而這便是真正的大仁。

至於那些在戰爭中搞什麽“仁義”和“禮儀”的君子們,卻是徹底忘記了戰爭的本質,他們只有被人利用弱點而戰敗的結果,不僅導致自己身死族滅,還會使得國家失去未來,使得所有人都淪落到更加悲慘的境地。

眼下的局勢便是如此,若只為目前的一萬四千人去考慮,就算能夠帶著他們逃出去,那也只是小仁。可是為了全局戰事考慮,即便所有人都犧牲在了這裏,那也是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