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2/3頁)

要是認真說起來,這可比什麽科舉來得更加現實一些,因為不管在皇家公學能夠學到什麽,都不能改變學生的身份——他們都會成為皇子乃至於太子的同學,這可是一個黃金不換的好身份!

就連影子負責人寧羅遠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當然能夠看出這裏面的奧秘,當下便輕聲道,“啟稟陛下,那臣要向陛下討得一份恩賞了。”

寧渝望了望站在一旁的寧羅遠,他可是相當了解自己身邊這位常年慣於隱藏自己的間諜頭子,可以說對方可從來沒有借助影子大權幹一些個人的事情,也沒有跟自己開過口——今天這個意思可就不一般了。

“你且說說,朕能答應的自然都會答應。”

寧羅遠微微感嘆道:“陛下有所不知,影子行事出入艱險,常常有不測之事,其中一些人更是音信全無,無法認定其是否有烈士資格……可是臣終究於心不忍,他們的子嗣沒辦法真正有個前途,還請陛下恩準,讓他們入學。”

寧渝微微沉默,隨口開口道:“此時自無不可,你去擬定名單提交給朕即可。”

“多謝陛下。”

寧羅遠連忙跪在了地上,給寧渝行了莊重一禮,在如今全面取消跪拜之禮的大楚中,卻是難得一見,不過所有人都明白,寧羅遠這一拜完全是替那些遺孤們拜的。

眼見得寧羅遠已經撈走了一部分好處,其他人也多多少少希望能夠占得一些名額,只是還沒等他們開口,寧渝就先打住了眾人的想法。

“所有入學名單都需要交由朕審閱,這件事就這樣吧,把大皇子先帶下去。”

“是,陛下。”

等到女官們將年幼的寧承澤帶出了大殿之後,寧渝才開口道:“內閣剛剛提交了本年度的財政收支計劃,其中本年財政預估收入為六千三百萬銀元,可是財政支出卻已經達到了七千三百萬銀元,也就說財政赤字計劃達到了整整一千萬!”

“朕看了看,其中行政開支兩千八百萬,軍隊開支兩千兩百萬,光這兩項就達到了五千萬,至於其余的城鎮建設、交通建設還有工業計劃開支,就算刨掉了單獨的工業1.0計劃開支,也達到了兩千三百萬銀元,可謂是捉襟見肘啊!”

當話題說到了這裏的時候,整個奉天殿內的氣氛卻已經變得十分凝重起來,無論是這個收入還是這個開支,實際上都已經遠遠超越了大家的想象力,要知道在清廷時期,一年三千多萬兩銀子的歲入,可已經是極限了,哪裏有這麽大的規模?

可即便是六千萬三百萬銀元的歲入,也幾乎填不滿當下寧楚開支,這還是在皇室財政單獨拎出來說的前提下,要知道在之前的歷朝歷代裏,每年歲入的很大一部分,還要交給內庫很大一部分,而如今的寧楚卻只是交付了象征性的六十三萬銀元。

在這個時候,內閣首輔崔萬采自然要出來說話了,他作為內閣的當家人,心裏自然是有一本賬本。

“回稟陛下,自從去年收復北方以來,再加上官員基數擴充的緣故,新政費用暴增三倍,難以降下來,而軍費支出亦相較於北伐前增長了六成有余,亦情有可原,至於城鎮建設、交通建設還有工業計劃開支等等,均為五年計劃中的重要項目,實在難以取舍。”

說來說去,錢不夠是真的,可是降不下來也是真的,條條框框都是大事,都要好好去辦,自然也少不了銀子。

當然,寧渝自然也不會有盲目節流的想法,畢竟眼前的花費並不是浪費,而是真正利於國家的必要投資,如果盲目砍下來,看上去是節省了錢,可終究耽擱的是國家的發展機會和戰略時間,因此他自然不是盲目開炮。

“世人常說要開源節流,可是朕也知道,眼下大楚南北剛剛歸一,想要實現全面的財政增長,還需要幾年的消化時間,或許再過三年,咱們的財政收入就能突破一萬萬銀元,可是眼下卻濟不得事……至於眼下節流,也無法節下什麽,朕以為,分稅制度或許可以考慮一二了。”

圖窮匕見,朝廷重臣頓時心中一凜,要知道在如今的南京官場上,分稅制度已經不再是什麽真正的機密了,只要擁有一定品級的官員,都已經多多少少了解了這次變革,當然大家心裏對分稅制度都是有褒有貶的,只是眼下都在觀望罷了。

如今靴子要即將落地,所有人都有些微微的迷茫,畢竟誰也沒有真正經歷過分稅制度,也沒有前例可以遵循,甚至很多人都還沒有弄明白什麽是分稅制度。

當然,對於這一方面,寧渝也有自己的幫手,那就是作為目前寧楚金融貨幣改革的負責人恩斯特,他在針對稅收方面的制度性改革,也有許多對中西方的思考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