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2/3頁)

至於傳統的農家土布,也開始在蒸汽機和織布機面前潰敗,大量質量優質且價格便宜的機制布開始擠占市場,而傳統農家土布的價格則飛速下降,很多家庭式的織布作坊也紛紛倒閉,大量女工走進了大型織布工廠……

工商界逐漸在擴大自己的影響,也會對朝廷的政局造成一定的改變,其背後的勛貴們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也開始大規模投入資金和關系進入工商界,這一點雖然是皇帝的授意,可也是工商大興的體現。

工商大興對傳統士紳階層造成的威脅,要遠遠比寧渝當初對士紳的打擊要大,而新出的田稅政策則是在這個趨勢上狠狠推動了一把,使得不少士紳也開始往商紳進行轉變。

“工商大興,百姓就不能再繼續束縛在土地上面,就需要打破士紳對百姓的人身控制,朝廷的士林一派雖然知道這是大勢所趨,可是他們還是想爭,爭是卻是對朝廷政局的掌控,想要讓朕慢下來……”

寧渝輕輕嘆口氣,這一次士林派和勛貴派圍繞直隸知府和上海知府的爭奪,並不是一個偶然,因為這兩個地方便是目前工商大興的關鍵地區。

崔萬采苦笑道:“陛下,正因為如此,眼下的黨爭才會演變成為這麽復雜的局面……或許,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可能會更好一些。”

他心裏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這一切何嘗不是皇帝想要看到的局面?

倘若勛貴派和工商界發展過快,第一個感覺到不安的絕對是皇帝本人,這也是為什麽皇帝一方面扶持工商,另一方面又要大力提拔士林派的李紱和薛海雲等人了。

寧渝聽到這裏,臉上露出些許明悟之色,輕聲道:“既然黨爭無法避免,與其讓他們私下串聯造成不可控的危險,何不讓他們堂堂正正地進行黨爭呢?”

……

南京城,軟翠樓。

初春的天氣裏,氣候還算是非常宜人的,在陣陣絲竹聲中,數人正團團圍坐在一起,桌面上擺著一桌精致的酒宴,都是江南正當時的菜肴,還有一壺美酒放在旁邊。

只是相對於酒宴之美,坐著的數人臉色卻顯得不是那麽好看,為首一人正是當今工商部尚書寧忠海,其次便是組織部尚書程望,另外還有數人陪坐,其中一人正是陷入京察風波中心之人——應天知府董成玉。

寧忠海作為當今王叔,又執掌工商部尚書之職位,堪稱位高權重,亦是勛臣派領袖,因此他平日裏也經常會宴請一些好友和看重的大臣們,只是往日裏眾人都是談笑風生,倒不似今日這般氣氛凝重。

當然大家心裏都明白為何會如此,還是因為京察一事中,給發展得順風順水的勛臣派一記悶頭棍,雖然應天知府董成玉和上海知府盛奇被保了下來,可是其他中低階層的官吏們,卻被罷免了許多位,甚至還有一些人直接進了大牢中等待候審。

根據目前寧楚的官制,一旦被罷免官位,那麽想要繼續當官就只能選擇重新參加考試,然後重新等待著組織部分配,可以說新任官吏需要走的路,他們也是一步都不能少的,而且由於底子不夠幹凈,想要東山再起更是難上加難。

畢竟在目前的寧楚,每年都會舉辦科舉考試,每年也都有大批的新任官員需要等待安排,這個時候一個被罷免過的官員,想要重新有合適的位置,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因此許多人丟了官以後,也就沒了繼續當官的心思了。

“京察一事,實在是一個慘重的教訓……”

寧忠海臉上倒沒有太多的失落之色,畢竟他也在風風雨雨裏摸爬滾打過,眼下這些損失還沒有放在他的心裏,關鍵是他現在有些不太明白皇帝的心思,因此臉上也浮現出幾分凝重。

程望很顯然也跟他想到了一處,苦笑道:“士林先前被陛下打壓,再加上戰事未定,才使得我勛臣派逐漸坐大,可是眼下卻有些過猶不及,陛下自然也會松一松士林派的籠子了。”

“哼,這幫子搖唇鼓舌的小人之輩,憑空攀咬一口,卻也是極為麻煩。”

另外一名行政院的官員搖了搖頭,他是行政院辦公司司長蘇烈,此人臉上浮現出些許怒意,在這一次的京察系統中,行政院方面被罷落的好幾個官員,都是他的親信。

應天知府董成玉雖然知道對方說的不是他自己,可是眼下這關口多多少少也是在給他張目,便舉起了酒杯道:“蘇大人,眼下還是要多多慎言,最近烏台多為陛下看重,真要是被他們聽了去,再參奏個幾本,多有不美。”所謂的烏台,便是指都察院的別稱。

寧忠海笑了笑,輕聲道:“幾位心裏有些不適,這也是正常的,可是陛下並不會真正讓都察院一手遮天,他們遲早會有苦頭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