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3/3頁)

一時間,圍繞京察一事的爭鬥逐漸擴大到朝廷的政爭方面,像今日的大朝會,便會由內閣與都察院圍繞這些京察名單和貪腐案件展開交鋒,雙方的背後幾乎都代表著不同的勢力,大多都希望能夠在這一次鬥爭中獲利。

當幾聲凈鞭響起後,寧渝在女官們的護送下,走到了奉天殿上的禦座上面,靜靜地望著下面的臣子們。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一般情況下來說,大朝會上是不會議事的,可是今天所有人都知道,內閣和都察院將會圍繞京察一事分個清楚,因此很快就會有人上奏,倒也只是靜靜地看著。

“臣有奏。”

果不其然,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林玉峰果斷打響了第一炮,他是一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手中捧著奏折呈遞給了女官,然後高聲道:“回稟陛下,京察結果已出,還請陛下進行禦覽定奪。”

寧渝輕輕點了點頭,他知道林玉峰是薛海雲一路提拔上來的親信,過去的時候一直在地方上做監察禦史,因為為人秉直剛烈,甚至有人將他稱為‘林剛峰’,要知道‘剛峰’乃海瑞的號,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擔得起的稱號。

想到這裏,寧渝朝著林玉峰看了一眼,然後又看向已經鋪開的奏折,只見上面所寫的諸多考評卻是辛辣無比,其中絕大部分人只是得了中下,像下中和下上也不乏其人,連下下也有好幾個。

終於中平、中上以及上下則寥寥無幾,兩只手就能數清楚,上中則是一個人都沒有,至於上上按照慣例不會授予大臣,因此這個沒有倒很正常。

按照明清慣例,京察之法通常用“四格”以及“八法”考察,所謂四格指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績列為稱職、勤職、供職三等,列一等者記名,得有升任外官的優先權。其中像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貪;政,代表政務,分勤、平、怠;才,分長、平、短;年則指年齡,分青、中、老。

至於所謂的“八法”,則是指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觸犯“八法”者分別給以提問、革職或降級調用的處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

由於明清時期,京察制度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因此寧渝並沒有選擇這種方式來考察官員,還是按照考滿法來核定,其中名列下等者,都會除名罷官,而名列上等者放有升官考試的權利。

當然京察都是針對正六品以及以上的官員,至於六品以下的官員,則交給各省都察院進行外察處理。

因此,倘若按照寧渝面前的京察來處理,那麽整個寧楚六品以上的官員中,將會有一大批會被裁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