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3/3頁)

當然,與此同時,由於草原的生存壓力也會轉化為對外擴張的動力,而最終受害的自然就是相對富庶的關內漢家百姓。

寧渝伸出手止住了眾人繼續說下去,道:“你們的意思朕都明白,可是朕自然不會讓草原人餓死,實際上你們的生活完全可以更好。”

“還請陛下賜教。”

“保生產,興商貿,促發展。”

寧渝望著眾人疑惑的眼神,隨後開口道:“首先第一步就是保生產。草原人最擔心的是活不下去,因此朕會派人幫助你們建立青儲窖,將青飼料埋起來發酵,從而保證有穩定的牧草可以提供給牛羊,倘若有了足夠的準備,即便是在冬天也無需擔心牛羊會死掉。”

“陛下,這個青儲窖是什麽東西?臣等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朕的農業部尚書到時候會將詳細的資料,還有實地應用的效果告訴你們,總之有了這項技術的推廣,生存不會成為大問題。”

寧渝也不管其他人懷疑的神色,繼續道:“其次,就是興商貿。草原上什麽都缺,可以說對於貿易的需求是十分廣泛的,因此朕會在草原上建立商貿行,到時候將內地的物資運送到草原上進行銷售,而草原上的牛、羊還有羊毛等,都會銷售到內陸,促進牧民們的生產生活問題。”

“這個好,這個好……”蒙古王公們頓時喜上心頭,他們一向都不會排斥到草原的商隊,哪怕是那些黑心的商人,也常常能夠在草原上發上一筆大財——倒不是真的因為草原人淳樸憨厚,實際上他們是沒有其他更好的貿易選擇,只能白白吃虧。

寧渝依舊不去搭理那些開心的草原王公們,而是繼續道:“這件事將會由朕的工商部尚書負責,到時候連接到草原的各個商貿要道還有商貿中心都會開啟,一應的過路費用全部取消,只收取相關的工商稅即可。”

眾人臉上更是浮現出一絲不可思議,像這般優厚的條件,他們可是從來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即便是過去的清朝皇帝們,對於蒙古人也不可能這般去拉攏,他們更多對於蒙古人還是采取又拉又打的分化之策。

只是當話題談到了這裏,所有人都不免帶著期待的神色望著寧渝——前面的保生產和興商貿就足夠讓他們感覺到欣喜,那麽這最後一個促發展又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