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2/3頁)

因此,北伐之戰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結果,只用了一千五百萬兩銀子養活三十萬軍隊的復漢軍,肯定要比用三千萬兩銀子養活十萬八旗新軍的清廷更加具備戰鬥力。

果然,就在笑話流傳過後不久,清廷便接連遭遇了慘敗,最終的八裏橋奮死一搏也成為了一個更大的笑話。

……

眼看著到了十月中旬,京師方向卻是有大批大批的人馬朝著木蘭圍場的方向行進,特別是皇帝所專屬的禁衛師也終於開拔,卻是讓所有的京師百姓恍然大悟,原來皇帝終於要出巡了。

嚴格來說,寧渝並不是長在深宮的皇帝,也經常出外巡視,只不過大部分時候他來到京師,都是通過海路的方式,並沒有真正在北方陸路進行過巡視,也沒有進行大肆鋪張,卻讓百姓們感覺到有些微微陌生。

一個不喜歡勞民傷財的皇帝,還真是給人的感覺不一般呢……

寧渝坐在平穩行駛的禦輦中,身上披著一件足夠暖和的裘毯,手中則是拿著一本書細細看著,對於他來說,這一次出巡自然跟遊玩是沾不上邊的,而是要在木蘭圍場進行大閱兵,以此來震懾漠南蒙古人心。

木蘭圍場,在過去一直都是水草豐茂的草原,也是清廷皇帝們很喜歡進行木蘭秋狝的場所,特別是康熙皇帝為了在此練兵,甚至還開辟出了一片廣闊的獵場,也就是最早的木蘭圍場,並且逐漸進行修繕,形成了如今的龐大規模。

根據康熙的習慣,他幾乎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來這裏舉行以射獵,以此鍛煉八旗軍力,而雍正皇帝由於登基時間過短,再加上根基不穩,因此不敢貿然離京,因此也就暫停了木蘭秋狝的活動。

直到今天,已經寂靜了數年的木蘭圍場再一次變得熙熙攘攘,除了大批大批的復漢軍進駐到木蘭圍場以外,還有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的首領們,也已經帶著隨從們抵達了此處,前來觀賞寧楚的閱兵活動。

所謂閱兵,本質上就是一種炫耀武力的行為,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對於寧渝的性格而言,他倒不是那麽喜歡張揚,可是在對待蒙古部族的時候,胡蘿蔔需要有,可是大棒更得要有,因此適當亮一亮肌肉肯定是好事。

嚴格來說,復漢軍自從開國以來,還沒有真正正兒八經進行過軍事閱兵,倒不是因為其他原因,主要還是主力軍隊長期留在外地,因此根本沒有閱兵的條件,倘若以當時南京留守的軍隊來進行,反倒會有損復漢軍的威風。

而這一點如今卻已經不再成為問題,原本跟在寧楚身邊的軍隊,就堪稱十分精銳,除了禁衛師一部之外,還有主力第一師、主力第三師,堪稱復漢軍中的王牌軍隊,完全能夠展現出復漢軍的光彩。

當這四萬人抵達木蘭圍場的時候,光是他們本身穿著的紅色軍服,就已經形成了一片赤潮,讓人望去只覺得心驚膽戰,特別是對於漠南蒙古諸部而言,他們很快就要意識到,光是復漢軍眼前的這股兵力,就足夠消滅他們一萬次了。

“咚——咚——咚——”

復漢軍中的一百面軍鼓排成了整整三排,上百名鼓手手中拿著鼓槌,正在對著一面面蒙皮的軍鼓進行十分有節奏的擊打,在震撼而有力的鼓聲中,復漢軍各團各營邁開了步伐,用一種足夠令人繚亂的速度,在木蘭圍場中排成了一排排整齊的隊列。

盡管復漢軍各師與主會場還存在一定的距離,那些坐在台上的漠南蒙古王公們,根本看不清復漢軍的詳細面貌,可是光從數萬人的調動之中,就已經能夠展現出他們的本身恢弘的氣勢,這使得蒙古王公們不由得心中一凜。

“閱兵開始!”

隨著鼓聲的停歇,樞密使寧忠義作為主持閱兵的元帥,在跟寧渝敬了一個軍禮之後,便果斷發布了閱兵開始的命令,而等候在台上的傳令兵們,也十分果斷地揮舞著手中的旗幟。

“轟隆隆!”

只聽見閱兵台下擺放著的數十門火炮頓時齊齊發射,一陣清脆的巨響隨後傳來,只見天空中騰飛其數十顆黑點,隨後一齊爆發開來,在空中渲染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朵,看上去卻是煞是好看。

在煙花絢爛之際,蒙古王公們還沒從驚訝中回過神來,只聽見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整整五百人形成了一個方陣,正踏著標準如一的步子,朝著將台方向走來,他們肩上扛著火槍,上面還帶著一把寒光四射的刺刀。

沒有人去介紹這一支軍隊,可是復漢軍內部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是皇帝的禁衛營,也是全軍中最為精銳悍勇的部隊,根據復漢軍相關的條例,在戰場上沒有立下個人二等功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資格參與禁衛營的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