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3/3頁)

青藏問題雖然會復雜很多,可是眼下寧渝已經安排大義軍前往青藏,到時候有了大義軍這把利劍,收復青藏也是指日可待。

至於台灣,由於目前讓朱一貴占領了,而復漢軍還在台灣扶持了黃殿這個代言人,兩邊眼下雖然沒有打起來,可是內部的隔閡也愈發深重,說不動哪天兩邊火拼一次,然後剩下的人就獻表內附了,說不定根本不需要出動軍隊。

簡單來說,復漢軍的數十萬軍隊,眼下是出於拔劍四顧心茫然的地步,沒有了敵人,自然也就沒有了進一步的動力。

而大家夥都成了開國功臣,心裏自然是有數的,都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也知道下一步就要上演杯酒釋兵權——都得配合著演完這一出戲碼,到時候就可以回家養老,老老實實當貴族了。

可是,自復漢軍於鄂省起義至今,恍然不過六載,放在歷朝歷代都屬於出類拔萃的地步,特別是那些從雛鷹營出來的將軍們,年紀更是只有二十多歲的樣子,一想起剩下的時間要在養老中度過,他們就從內心感覺到有些不甘。

這個心理是非常正常的,畢竟就連寧渝在當上皇帝以後,還為不能親自指揮大軍而感覺到難受,因為這種在刀口上舔血的日子過慣了,就很難習慣過太平的日子。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這句話原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在得知了分封制度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被吸引住了,他們一想起日後可以在大楚之外建立一番功業,整個人就變得無比激動澎湃,要不是寧渝還沒真正回來,他們都想連夜覲見皇帝,確認到底有沒有這麽一回事。

等啊等,等啊等,等到心裏都被貓爪狗咬一般難耐的時候,寧渝卻是終於回來了,而大臣們和將軍們也都極為默契的呈遞了覲見的折子,可是除了少部分核心人物能夠覲見之外,大多數人的折子都被留中了。

而如今在大朝會上,眾人終於可以安心地等待寧渝揭曉謎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