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2/3頁)

“小王尚好,多謝皇上問候。”

“朝鮮王,自從歸順我大清以來,可曾有過怨言?”

“小王絕不敢有絲毫怨言,若非皇上,小王只怕已經死於亂軍之中。”

二人一坐一跪,互相說著一些客套話,不過乾隆皇帝終究是年幼,他很快就憂聲道:“眼下楚逆已經進了遼東,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來打朝鮮,這件事你怎麽想?”

李昑卻是在心裏低嘆一聲,若是寧楚大軍真能早點來倒也好了,何至於朝鮮千萬黎庶慘遭這般荼毒?雖說清人讓他當了大王,可是這個所謂的大王,不當也罷。

當然,這些話是李昑萬萬不敢直接說出來的,他低聲嘆息道:“小王以為,有大清皇上在朝鮮,自當可保朝鮮之太平。”

乾隆撇了撇嘴,他索性直白道:“我大清自然是與楚逆不共戴天,而朝鮮王如今也要明白這一點,你哥哥還在濟州島,他只怕是恨不得讓楚逆趕緊打到漢城來,然後殺了你——所以你要明白,想要保命,就得老老實實跟我大清合作。”

李昑茫然地點了點頭,道:“既然皇上這麽說,那自然是有這個道理,可是小王一不能上陣殺敵,而不能下馬撫民,卻是不知跟大清合作。”

乾隆微微一笑,卻是叫來了張廷玉和徐元夢,道:“合作倒也簡單,以後徐大人就是朝鮮領議政大臣,申晚當右議政大臣,至於張大人就做左議政大臣,而六曹判書均有議政大臣擬定,交由朕來做主。至於兩司衙門,同照此例。”

這一下李昑聽懂了,乾隆皇帝這一套做法幾乎是將如今朝鮮的所有重要官職都放在手裏,像領議政、兩司乃至於六曹判書都不能由李昑自己做主了,而他老師申晚也只是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右議政大臣,也就說他李昑這個傀儡卻是做的瓷實了。

可是,李昑卻不敢說出半個不字,畢竟眼下他連自己的王府衛隊都沒有,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清人派來的,就算弄死他這個所謂的朝鮮王,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因此李昑只能跪下地上,道謝遵旨。

在後面的日子裏,漢城也初步從戰火中恢復過來,可是一道新的《剃發令》也從領議政官邸中發布出來,它基本上是沿襲了清廷當年入關以後的政治措施,除了剃發之外,還有數道命令,包括《逃人法》、《圈地令》、《投充法》、《屠城令》也都被發布了出來,可以說幾乎是當年的翻版。

在這些惡政面前,八旗自然是囊括了最大的好處,甚至包括那些跟著八旗入住朝鮮的漢人,也得到了不小的好處,畢竟在眼下的朝鮮,也分為五等人制度,一等人便是滿洲八旗、二等人是蒙古八旗,三等人是漢軍八旗、四等人是朝鮮八旗,至於五等人則是最底層的朝鮮百姓。

在這些惡政的加持下,如今的朝鮮表面上還是李氏朝鮮,可是實際上卻已經淪為了八旗控制下的傀儡,一時間朝鮮諸地都打出了義軍的旗號,其中大部分人打出的旗號是‘驅逐韃虜,濟州光復’,即要求在濟州島上李昀大王的率領下,光復整個朝鮮。

……

五月十五,正在京師的寧渝,卻是得到了兩個方面的好消息,一方面自然就是盛京之戰的消息,以及價值兩萬萬銀元的財物繳獲,另一方面則是大義軍自從開春西進以來,終於在秦州與年羹堯大軍打了一仗,並取得了大勝。

實際上,在整個北伐期間,西北的年羹堯以及嶽鐘琪所部,都曾經設想過援助清廷,他們雖然對雍正沒有多少忠誠的意思,可是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復漢軍騰出手來,他們也就迎來了滅亡之日。

可是自從大義軍在陜西堵著,年羹堯嘗試發動的數次進攻都沒有取得成效,反而自己損兵折將了許多,不過此時的西北清軍,依然保持著對大義軍的優勢。

一直到復漢軍開始北伐時,寧千秋在寧渝的授意下,給大義軍提供了相當大的支持,超過三萬杆鳥銃以及一百五十余門老式火炮送到了西安,為此給大義軍多編練了四萬軍隊,而有了這四萬軍隊,也使得雙方的攻防之位出現了變化。

在陳道顯的率領下,在將西安移交給復漢軍之後,便率領接近六萬大義軍,直接朝著甘肅方向發起了進攻,在秦州之地與年羹堯的四萬清軍進行大戰,成功斬殺清軍四千余人,並且俘虜清軍八千多人,算是將年羹堯所部徹底打殘了。

而此時位於青海的嶽鐘琪部僅僅只有八千余人,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插手進去,因此也只能坐視年羹堯所部的潰敗。

寧渝笑了笑,道:“陳道顯能做到這一步,倒也不算白費了當初的援助,不過針對甘肅局勢,樞密院有什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