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2/3頁)

“是啊,不是咱們無能,還是當年沒有打對!”

“聽說你昨日第一個沖進了朝鮮軍裏面?還手刃斬殺了數十人?”

“沒錯!咱八旗勇士真要打起來,怕得了誰?”

不光是清軍將佐們感覺到歡天喜地,實際上此時在帥帳中的乾隆皇帝,也感覺到一陣陣頭腦眩暈,不過並不是他身體不適,而是因為實在是太激動了。

雍正皇帝自繼位以來,除了在西北打了一些勝仗,後面便一敗再敗,甚至都把江山都給敗光了,可是他弘歷卻剛剛繼位,就已經效仿太宗皇帝壯舉,飲馬鴨綠江,一路都快打到漢城了!

新上任的戶部尚書福敏甚至都前來稟告,聲稱掠奪的財富女子實在太多,以致於都拖慢了前鋒軍的前進速度,要求將財富子女都提前運回盛京去,好減輕大軍的負擔,從而好繼續去搶掠財富子民。

對於乾隆皇帝而言,這一仗幾乎徹底奠定了他的威望,雖然他是被八旗勛貴拖到戰場上的,可名義上也是親征,這最大的一份成果就是他的,以後誰敢說他只是一個黃口小兒?

當然,征朝鮮的意義也不止於此,不光是鞏固了乾隆皇帝的地位,而且也穩住了即將崩盤的八旗軍心民心,實際上八旗兵從關內退出到關外,不少人都心裏滿含怨言,這怨言就針對高層將佐的,也有直指皇帝的,只是被強行壓下來了。

可是經過了這一仗,就好比八旗得到了一次輸血,大量的財貨、女子都深深的滋潤了八旗將士,也使得他們重新生出一份征服的渴望。

不過在歡喜之余,八旗高層內也針對朝鮮問題展開了爭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到底要不要留在朝鮮經營,雙方分成了兩派爭吵不休,而對於年輕的乾隆皇帝而言,卻變得十分頭疼。

“皇上,如今我等只待攻下漢城之後,便可逼迫朝鮮國王重新簽訂條約,恢復舊日朝貢,年年為我大清輸送財帛即可,而我八旗則乘機發展自身,將來坐等中原變亂,也好重新入關,奪下祖宗江山。”

盛京總督馬齊臉色凝重,他很顯然是不贊同留在朝鮮經營,而是想重新走當年皇太極的路子。

乾隆坐在上面,他感覺馬齊這番話說的頗有道理,畢竟跟著祖宗學,怎麽也是不會錯的……只是還沒等他說完,大學士徐元夢卻是站出來開口了。

徐元夢道:“皇上,今時不同往日,楚逆已經出關經營,連奪寧錦之地,只怕不日便會征伐我盛京之地,若是繼續留在盛京,只怕要首當其鋒……若是留在朝鮮,則顯然大有可為之處。”

這話說的很含糊,可是眾人都聽明白了,徐元夢無非就是在提醒大家,想想大家夥是怎麽來的盛京,怎麽來的朝鮮?還不是因為被人從關中趕出來了,如今復漢軍擺明了要趕盡殺絕的態度,繼續留在盛京豈不是死路一條?

當然了,徐元夢心裏還有別的小九九,那就是馬齊作為盛京總督,那地界基本上他說了算,可是只要能夠勸動皇帝留在盛京,到時候馬齊也就變成了一個空頭總督,到時候看他拿什麽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

不得不說,徐元夢這番話還是觸動了不少人,特別是跟著軍隊一起出關的王公大臣們,更是深以為然,莊親王允祿同樣點了點頭,幫腔道:“皇上,奴才以為徐大人說的也有道理,要是咱能打贏自然好說,可是眼下這不是明擺著打不贏嘛……”

“是啊,是啊,如今打朝鮮這個軟柿子多好,何必要去碰復漢軍這種瘋子……”

眾人同樣紛紛點頭,大家夥都很實誠,雖然面子上都會跟著喊上兩嗓子重新入關的話,可是心底卻認為大勢已去,後面還是好好過一過太平日子就好。

朝鮮雖然不是很大,可好歹也有諸道之地,再加上所謂號稱的一千多萬百姓,供養一些子八旗王公大臣,應該沒啥太大的問題……

只要能當主子爺就行,至於當漢人的主子,還是當朝鮮人的主子,那也沒啥太大區別……總比去當奴才要強。

聽到徐元夢和莊親王說的話,乾隆又覺得非常有道理,這重新入關是啥時候沒影的事情可說不好,還要跟復漢軍在盛京打生打死的,還不如就這麽留在朝鮮,聽說漢城也挺不錯的,物華豐茂,人也都長的還行……就是名字取得不太好,就什麽漢城,應該叫滿城才對!

就在乾隆胡思亂想的時候,盛京總管馬爾賽開口了,他手底下管著盛京五部,嚴格來說權勢也不算小了,因此他一開口,眾人也都朝著他那邊望去,認真的聽著。

“幾位大人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可是皇上,奴才以為當今天下,無論怎麽演變,終究離不了‘孝義’二字,那楚逆違背天理人倫,聽說那個叫寧渝的,居然把他爸爸關著,自個當了皇帝……這種逆臣賊子,終究難逃天誅,可咱不能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