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歷登基(第2/3頁)

對於華夏而言,南北、東西之間始終都存在著發展的差異,有的地方富庶,有的地方貧瘠,這樣便會造成一個情況,像富庶的地方朝廷通常能夠拿捏住,可是貧窮的地方,那基本上很難徹底控制下來,像大明棄守交趾便有這麽一番考慮。

因此在立都的時候,通常也會體現君主的政治考量,像朱棣遷都京師,其主要目的便是通過將朝廷中樞遷到京城後,從而將戰略重心北移,以此更好打擊殘元勢力。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來看,寧渝自然不能忽視京城的戰略作用,望著眾人笑道:“北伐至今,山東、河南乃至於直隸都已經落在了咱們的手裏,就連山西也即將徹底攻克,可謂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群臣們紛紛開口贊頌,在他們的眼裏,寧渝能夠率領大軍從無到有,短短幾年的時間裏克服中原,已經堪比唐宗明祖,特別是這一次的北伐之戰,更是打得清軍落花流水,畢竟歷代的北伐之戰哪有這麽幹凈利落的?

寧渝微微頷首,輕聲道:“即便如此,可是咱們也不能大意,畢竟偽清實力未絕,目前依然擁有遼東之地,尚有蒙古、甘肅、青藏以及烏裏雅蘇台諸地藩屬,因此北伐尚未真正結束,諸位卿家亦不能放松。”

內閣次輔崔萬采當下便拱手道:“陛下說的不錯,決不可縱容殘清苟延殘喘於世間,需派大軍蕩平遼東,誅盡殺絕。”

眾人當下心裏如同明鏡似的,當下紛紛開口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願竭盡全力,恢復華夏一統偉業。”

寧渝哈哈大笑,當下便吐出了自己的意思,“北方事物繁重,因此亦當設立都城,以鎮四方,只是南京之地事關重大,亦不可廢除,因此,朕以為可行二京制,京師為北都,南京為南都。”

“陛下所言極是,臣等亦當謹遵之。”

大朝會主要還是以務虛為主,因此等到下朝之後,寧渝很快便遣人將內閣諸臣請了過來,當下便望著眾臣輕聲道:“北方事物繁重,絕不在於南京之下,因此朕將會在京師久駐一段時間,內閣和樞密院亦當安排要員進京,南京方向暫時可留副手處置。”

崔萬采撫須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年前發完南京的急遞已經有了回信,內閣認為在二月份之前,將會直接遷到京師來,至於行政院則會緊急調撥一批實幹之才,進入京師重組各大衙門,穩定政局。”

寧渝點了點頭,他對於內閣的手段還是很放心的,輕聲道:“當年李自成進入京師之後,沒過多久就被清韃趕出了京師,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內閣及樞密院都要仔細體會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經驗和教訓!”

眾人神情微微沉默,打天下易,治天下難,這一點從在南京的經歷就能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若非寧楚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實幹人才的培養,那麽根本不會取得今天這般的局面。

“過去的時候,那些舉人們都會進京趕考,對於咱們來說,也是一次趕考的過程,只不過考題換成了在北方的數千萬百姓,考官換成了虛無縹緲的民心……寧楚起勢源自民心,絕不能在這個地方上跌倒!”

寧渝臉色有些沉悶,低聲道:“新朝新政,內閣當全力普及新政以及土地田畝制度,中間遇到的任何阻力都要克服,該抓的抓,該殺的殺,決不可輕易手軟……禁衛師在遼東,第一師將會臨時作為京城的衛戍軍隊,但凡有所配合的,都可以開口。”

“都察院也要注意,勝利了,很多人的心裏都會有驕縱情緒,這個時候都察院絕不能輕易姑息,一旦姑息就會犯下大錯!到時候影響的是我寧楚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還有威望!”

等到寧渝這番殺氣騰騰的話說出來後,眾人臉色卻是有些變了,他們內心的一切驕狂,似乎被潑了整整一盆冷水,當下也清醒了過來。

瞧見眾人似乎被震懾住了,寧渝便停下來喝了一口水,他正準備針對糧食問題,同崔萬采繼續溝通一番,卻聽見殿外傳來一道聲音,卻是從遼東方向過來的緊急情報,需要稟告黑皇帝。

等到侍衛接過秘密情報,遞給了寧渝看之後,卻是將寧渝的注意力給吸引住了,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冷意。

“弘歷已經登基繼位,年號乾隆……清廷賊心不死,速傳樞密院!朕倒要看看,再打死一個乾隆,還有幾個冒出來?”

……

南北之戰剛剛拉下帷幕之時,從朝鮮半島方向的海面上,卻駛來了一艘船只,上面掛著一面朝鮮王旗,它在寧楚海軍戰船的保護下,朝著京師的方向前進。

在船艙中,幾名身著大明官服的老者此時正相對而坐,說話的時候也是一口極為純正的漢話,只是與船只上掛著的朝鮮王旗放在一起,卻是顯得有些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