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裏橋之戰(七)(第2/3頁)

“嗻,皇上,奴才遵旨。”

錫保心裏帶著幾分苦笑,若真能打得過,那麽這些自然不必多說,可眼下明顯是打不過了。

雍正望了眾人片刻,終究低嘆一聲,語氣裏帶著些許堅定。

“大清國運,在此一戰!”

……

由於昨日大戰復漢軍占據了清軍的張家灣,因此導致清軍在八裏橋的防線並沒有太多的意義,目前只有一部分人馬占據,反倒是主力都擺在了定福莊,而這裏將會是復漢軍進軍京師的最後關鍵支點。

不過與昨日不同,今日清軍很明顯是提前已經擺好了陣勢,六萬新軍根據八旗各鎮擺成了一個個大橫陣,他們人人穿著八旗的各色棉甲,花花綠綠的好不耀眼,士兵們肩上還扛著鷹嘴銃,一百八十多門各式火炮列在陣前,倒也有幾分氣勢。

昨日鎮守在張家圍的八旗新軍畢竟人數不多,規模和氣勢都無法達到今日的狀態,只是當這一幕落在復漢軍眼裏時,卻並沒有太多人把這只軍隊放在眼裏。

因為通過昨天一天的戰鬥,基本上已經讓復漢軍摸清楚了眼前這支新軍的實力——八旗新軍裏面太多人沒有正兒八經打過仗,對於戰術的理解基本為零,表面看上去算是一支勁旅,可實際上充其量只能算一個花架子。

根據參謀部的評估,清軍八旗新軍並不是因為火器不夠出色,而是因為本身訓練和指揮就出現了問題,以至於沒有發揮真正的潛力,簡單來說,當時負責訓練整支八旗新軍的人,就是個業余的菜鳥……

如果雍正皇帝聽到這句評價,應該會百感交集,因為負責整支八旗新軍訓練的是原來的平郡王納爾蘇,他雖然一直努力模仿復漢軍的方式去訓練,可是畢竟只得其形,後來雖然也延請了不少西人傳教士作為教官,可是不是真正的軍官,也沒有真正的訓練權力。

因此八旗新軍號稱是新軍,可實際上真正的變化只有武器上,其他的還是換湯不換藥的老玩意,以致於昨日被復漢軍在同兵力下直接被徹底擊潰……

當然,戰場上的真正菜鳥要麽已經死了,要麽還陷入不自覺的狀態,因此八旗新軍的整體士氣並沒有一落千丈,他們對自己還是保持相當的自信——至於昨天全軍覆沒的那只新軍,則純屬是指揮不當。

不過自信歸自信,大夥還是蠻緊張的,不少人攥著槍杆的手都攥出汗水,他們望著無邊無際的復漢軍,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始緩緩接近,頓時有些口幹舌燥。

“這些該死的蠻子……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活下來……”

“哼,大爺我可是要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要是今天這一仗打好了,將來爵位也能升上一升!”

“聽說那些叛賊的刺刀都很厲害,昨天打的時候,咱們幾個人都不是人家一個人的對手!”

“胡說八道,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咱們過去也就是火器不如人,拼刀子什麽時候怕過?”

“就是,咱們如今的鷹嘴銃,可比過去的鳥銃強多了!”

眼看著下面的人開始嘀嘀咕咕,錫保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氣,看來大家夥心裏還是挺放松的,這樣就好,這樣就能打!

只是望著對面緩緩前進的復漢軍士兵,錫保心裏還是有些不甘,若是他們就復漢軍那般的火炮,就眼下這個距離就能開炮了……

……

“啟稟陛下,炮兵指揮部已經集合全軍各師火炮,合計三百余門,分作三處陣地,已經全部就位,隨時可以開炮!”

一名復漢軍少將軍官走上前來,他正是負責此次炮群的指揮官黃德陽,出身復漢軍講武堂的學者派將軍,整個人的氣質都顯得十分斯文。

在目前的復漢軍體系中,炮兵的地位越發顯得重要,再加上軍事培養體系的完善,因此炮兵也從過去的寧鐵山時代,走向更加專業化的新時代,而黃德陽便是典型的學者派將軍,負責整個炮群的專業指揮。

寧渝微微點了點頭,目前復漢軍集中在正面戰場上有九個師八萬多人,嚴格按照滿編計算,全軍的火炮應該在八百門左右,而目前復漢軍炮兵陣地由於僅僅只集結了師屬大口徑炮兵,因此才只有三百多門,還有數百門小口徑火炮以及臼炮,則作為步兵團營一級使用。

“開始吧!”

隨著寧渝的命令下達,炮兵指揮部的一名少校軍官,神情略顯凝重,他將自己手中的紅旗並行平舉,隨後猛地往下一揮。

“轟隆隆——”

數百門火炮在指揮下齊齊發出怒吼聲,濃密的白色硝煙瞬間升騰起來,籠罩在了復漢軍的炮兵陣地上,而數百顆黑色開花彈則劃出了一道道美麗弧線,砸向了清軍的陣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