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2/3頁)

對於寧渝而言,因為起兵反清戰爭的烈度並不高,再加上時間也短,因此南方精華之地並沒有遭遇很大的破壞,在保全了財富的同時,也使得人口得到了保全,以目前寧楚的人口,保守估計也在一個億以上了。

等到工業革命實施之後,寧楚統一全國的人口,至少會達到四到五個億,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數字,而這個時間可能也就是再過五十年左右。而百年之後,整個華夏的人口或許會飆升到八個億以上。

因此寧渝不光要對外開拓,獲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也需要著實提高生產力,即通過工業革命,給其他的人多一口飯吃。

“工業發展計劃乃我朝發展百年大計,如今的工業1.0不過只是初始計劃罷了,還算不得什麽,後續還會有工業2。0,乃至於工業3.0等……不可延緩,更不可廢止!”

寧渝望著所有的臣子,卻是斬釘截鐵說道,不管再怎麽難,他終歸是要推行的,誰敢阻攔誰就是他的敵人。

眾臣心裏一凜,也明白了寧渝的想法,將來想要入閣乃至於成為首輔,首要條件怕是就是工業發展計劃的支持者才行,否則怕是過不了皇帝這一關。

在理清了這件事之後,接下來便是樞密院的寧忠義,他在將去年的軍事行動以及今年的軍事準備計劃進行了公布後,卻是激起了不少人的議論,前面的錙銖必較的財政問題聖心獨斷,後面的軍國大事倒也能說上一兩句。

不過所有人說來說去,其實還是集中在了今年要打的三場戰事,分別是北伐之戰,征緬之戰,以及對薩摩藩之戰。

其中像北伐之戰,樞密院早有定計,按部就班就可以了,至於征緬之戰,專門由西南集團軍負責,三五個師也足夠,不會影響到北伐大計,唯獨薩摩藩之戰,卻還沒個準頭。

寧忠義眉頭微微一皺,“薩摩藩之戰,關鍵不在於薩摩藩本身,而是在於幕府的態度。”

這一點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畢竟薩摩藩只是一個小邦,面積不過寧楚一縣而已,真要打過去,無非就是兩個團的兵力即可,關鍵還是在於幕府的態度,如果他們選擇暗助薩摩藩,那麽戰事勢必要擴大,時間上也會進一步拉長。

對於這個問題,自然還是需要親自去過日本的工商部尚書寧忠海回答才行。

“總的來說,幕府與我大楚已經達成了協議,不太可能會為了積怨已久的薩摩藩出頭,除非我大楚表現出來的野心,嚇到了他們。”

寧渝輕輕點了點頭,“對薩摩之戰,並非一場簡單意義的戰爭,也關系到對日攻略,因此我軍在保證利益的同時,需要將戰事限制在薩摩藩境內,也需要在更短的時間裏去結束……與此同時,收復琉球的行動,也應該同時展開。”

“可是,此時的琉球上,已經有了一個名義上的琉球王……”

次輔崔萬采委婉地表示了反對,畢竟打薩摩還算師出有名,可是出兵琉球,反倒有些不倫不類。

寧渝冷冷哼了一聲,“琉球置於薩摩統治已久,如今的琉球王不過是一介傀儡而已,待我大軍收復琉球之後,當另立新王,置於我大楚藩屬之下,方為天地正道。”

“是,陛下。”

……

革新三年二月十二,寧楚外交部正式向日本呈遞國書,要求薩摩藩停止對琉球的侵略行為,釋放琉球王等人,並且需要向琉球以及寧楚做出相應的賠償。

對於這個要求,幕府方面自然是心知肚明,直接選擇置之不理,並移交給了薩摩藩,這其中的意思自然很簡單,你薩摩藩自己搞出來的好戲,你自己來收場。

嚴格來說,幕府這件事辦的不太地道,放在以往那是要被天下人討伐的,可問題是薩摩藩在琉球一事上一直都是獨享利益,並沒有跟其他的強藩進行分享,再加上薩摩藩島津家本身的實力就很強勁,因此也被不少大名所嫉妒,大夥便帶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思。

可是當這封國書到了薩摩藩藩主島津繼豐的手裏時,他卻深深感到一種恥辱,以及對幕府的憤恨,這簡直就是明晃晃的借刀殺人。

“哼,幕府此舉,卻是將我薩摩藩置於何地?莫非欺我島津家無人?”

島津繼豐如今也是四十出頭的年紀,與德川吉宗年紀相仿,只是相對於德川吉宗的崇高聲望而言,島津繼豐卻是存在很大的欠缺,不過好在的是,他有個軍師,喚做雪晴倉久,一直以來都在給島津繼豐出謀劃策。

雪晴倉久看了國書之後,卻是嘆了口氣,“將軍,這件事怕是沒那麽簡單……怕是幕府早就跟寧楚勾結到了一起。”

相對來說,薩摩藩是與外界聯系最為緊密的外樣大名,即便是德川幕府,很多時候想要聯系外界,也需要借助薩摩藩的相關渠道,因此他們自然清楚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德川幕府跟寧楚玩的一些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