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3/3頁)

楊應龍,乃明朝萬歷年間的播州土司,於萬歷二十四年反叛,後來大明集四川、貴州、湖廣八省之力,出兵二十四萬人,歷時一百一十四天,耗銀約二百余萬兩,才平定了這一場叛亂,幾乎耗盡了明廷最後的財力。

楊名時自然知道這樁典故,輕輕嘆口氣,“土司之制,終究是治標不治本之舉,若是繼續放任下去,西南諸地,怕是還會再出楊氏之亂。”

“對此頑疾,賓實兄應該有自己的一方韜略。”

鄂爾泰目光定定地望著對方,楊名時與他說這番話自然不是空穴來風,想必心裏已經有了相關的對策。

實際上鄂爾泰猜測的絲毫不差,楊名時心裏確實有相關的韜略,只是他馬上要調任中樞,一腔心血若是不想付諸東流,就只能托付給後來者,而鄂爾泰正是他所看重的那個人。

對於楊名時而言,他在西南的三年並不是白白度過的三年,胸中韜略自然不用多言,只是他要看後來者能否承擔起這個責任,他才會決定是否將自己的心血交出來。

若是來者只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官場油子,那他楊名時只會將公事交接完畢,就帶著家人遠去京城,而西南這顆頑疾則繼續保留下來,因為他心裏清楚,若是後繼者不能頂著壓力痛下狠手,西南之局面不僅不能得到扭轉,反倒會陷入崩潰的境地。

所幸的是,楊名時等來了鄂爾泰,這個被雍正皇帝寄予厚望的人,他望著鄂爾泰,輕聲道:“毅庵,想要徹底根除西南頑疾,就需要從根本下手,老夫在西南三年,卻是想到了一個破釜沉舟的辦法——”

“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

鄂爾泰站直了身子,拱手為禮,肅穆道:“我鄂爾泰來到雲南以來,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親自上門拜訪楊大人!”

“若非楊大人這一席話,我還不知從何處下手,此番改土歸流之舉,必須將在鄂爾泰的手裏得到解決!”

楊名時撫須微笑,低聲道:“此事萬分艱難,老夫只有建言之能,重任卻是在毅庵的身上了,卻是老夫有些不地道,這些是老夫在西南三年的心血之作,還請毅庵不要推辭。”

說著話的功夫,楊名時卻是讓人送上來幾本冊子,只見冊子墨透紙背,卻正是他這三年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思所想,匯聚成了這幾冊文字。

鄂爾泰接過這幾本冊子,心裏卻是愈發沉重,卻不由得長長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