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湧動(第2/3頁)

該工藝從隋唐流行至今,沒有什麽大的變化,這是讓寧渝比較郁悶的事情,因為這沒有什麽更好的改進趨勢,但是已經不能滿足與眼下的鑄錢需求了。

而根據恩斯特介紹,歐洲目前都是機器制幣,主要有兩種制幣方式,一種是沖壓,一種是碾壓。

所謂的沖壓制幣,就是通過一種螺旋壓制機,用來代替傳統的錘制工藝。這種機器其實也就是人力扭動機器上方的螺杆,讓一個模具降下來撞擊安放了幣坯的另一面模具,從而實現制幣,但是這種制幣方式依然需要大量人力,因此目前並不算流行。

眼下的歐洲,更流行碾壓制幣的方式,也就是將模具雕刻在兩個平行的圓柱形滾軸上,然後利用滾軸將條形幣坯碾壓成型,再將碾壓完成的圖形從條形幣坯上切割下來,通過這種工藝可以大大加快了鑄幣的速度,碾壓形成的圖案也更加清晰均勻,錢幣看上去也就更加精美了。

正因為有這麽多的優勢,現在歐洲很多國家都在使用這種技術,像造型精美的大型泰勒銀幣就是用這種方式鑄造的。後來為了更好的發展這種技術,還通過水輪機來驅動碾壓,從而提高產量。

當然,這種技術也不是完全沒有劣勢,主要是因為它是通過兩個滾筒碾壓出來的,鑄造的錢幣容易出現一些彎曲,此外,兩個滾筒間的同步率必須嚴絲合縫,如果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壓印的圖案錯位。

“陛下,以當下的造幣技術而言,臣更建議選擇使用水力碾壓造幣的方式,能夠快速大量實現造幣。”恩斯特輕聲道,對於眼下的寧楚而言,急需在短時間內造出大批量的新式貨幣,以便於完成舊式銅錢的退場。

可是,對於寧渝而言,這並非是最好的措施,他緩緩搖搖頭,輕聲道:“恩斯特,眼下蒸汽機的研發十分迅速,已經進入最後調整階段,到時候如果將蒸汽機應用到沖壓制幣技術上,是否可行?”

“蒸汽機!”

恩斯特眼睛一亮,他很快就明白了寧渝的意思,連聲道:“陛下,您簡直就是個天才!眼下沖壓制幣效率純粹是因為人工的緣故,若是能夠用上蒸汽機,完全可以實現快速大批量制幣,而且沖壓出來的錢幣是不會出現彎曲的問題,錯印率也會大大降低!”

寧渝臉上帶著一絲微笑,這就是蒸汽機的魔力,只要能夠利用起來,它能夠給很多行業帶去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有了蒸汽機,才有了工業時代的一切!

特別是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通過蒸汽機沖壓制成的貨幣,是傳統的鑄造技術所無法偽造的,可以說只要用這種工藝制造的錢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根本不需要擔心會有人進行偽造,可以有效防止偽幣在市面上橫行。

在這一系列都定下來之後,新的幣制經由皇帝的詔書,通過內閣向全天下頒布。當然由於制作時間問題,正式發行日定在了下半年的七月初一,到時候任何人都可以持有銅幣、銀兩、黃金等前往兌換。

當然這一次的改幣行為說起來也很正常,因為任何一個皇帝在登基之初,就要開始鑄造自己年號的新幣,像寧渝這樣拖到了第二年的著實不多,因此這件事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真正引起波瀾的,除了新式的金銀銅幣的頒布,還有幾條法規,其中一條是金銀管制條例,即在標準金銀銅貨幣發行後,日常交易中不可直接使用金銀進行買賣,而是需要通過去銀行兌換成貨幣,才能實現交易,其兌換比例為一兩白銀兌換一元銀幣,一兩黃金兌換一元金幣,其中兌換比例隨金銀比較浮動。

其次便是傳統的方孔銅錢,在新幣發行後一年內需要前往兌換新式貨幣,其中十二文銅錢可兌換一元銅元,一千二百文銅錢可兌換一元銀元,一枚銀元可兌換一百枚銅元。一年時間到期後,傳統方孔銅錢徹底退出市場。

對於這一條,很多人雖然感覺怪怪的,但是也沒有太過於反對,因為在他們的生活當中,銀兩使用起來很麻煩,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兌換反而會比較簡單,至於其他的還沒有什麽想法,畢竟新式貨幣還有很久才會發行。

……

四月份的京城,天氣陰沉不定,就如同人心一般,惶惶不可終日。

與此同時,在直隸和山東卻開始流傳著一則謠言,即雍正皇帝繼位不正,當初康熙皇帝在臨行前,其實是囑意將大位傳給十四阿哥允禵,可是卻被老四暗中將‘傳位十四阿哥’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以此謀取了大位。

謠言傳得是有鼻子有言,甚至連當時參與的哪些人都說出來,什麽隆科多擎天保駕,什麽張廷玉修改遺詔……這些東西在真正知情人眼裏,自然是不值得一提的笑話,可是在民間卻有相當大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