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2/3頁)

這個答案並不太符合管源忠的預期,可是他心裏也明白,當下清軍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若是能在正面打贏,又何必跑路?這還不是實在沒辦法了嘛。

兩廣總督孔毓珣終究是個文人,對於戰事卻有種不堪實際的幻想,他斜睨了滿保一眼,撫須呵呵笑道,“滿保大人前番失利,終究是銳氣已失……呵呵,管將軍,廣州城的八旗天兵也有一萬多人,再加上數萬綠營兵,而楚逆不過三萬,即便是取勝不易,守住廣州應該還是可以的。”

廣東巡撫年希堯雖然是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哥哥,可實際上並沒有經歷過戰事,當下也撫須點頭,表示認同孔毓珣的想法,以固守為上策。唯獨廣西巡撫甘汝來,臉上卻是浮現一片憂慮之色。

滿保見這些文官大放厥詞,當下也是冷哼了一聲,“諸位大人若是以為光靠人多,就能對付楚逆,他們也不可能打到兩廣來!孔大人想的未免也太簡單了!”

“你……哼!”

孔毓珣冷哼了一聲,不陰不陽道:“滿大人,本督雖然不懂戰事,可是也明白,半年內接連棄浙閩二省是什麽罪過!滿大人自然不用跟本督說,還是好好想想,回頭怎麽跟皇上交代吧!”

滿保臉色漲紅,有心想要出言指責,只是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麽一般,很快便平復了內心的怒氣,面無表情地對著管源忠拱手行禮。

“管大人,本督軍中還有要事,恕不奉陪了。”

管源忠有些傻眼,就這麽瞧著滿保離開了府衙,再回頭看看一臉志得意滿的孔毓珣,整個人都有些無奈了,不由得低低了口氣。

靠著這幫子貨想要擋住楚逆,何其難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清廷裏人心不齊,復漢軍這邊其實也有分歧,主要表現在這一次攻兩廣的三個主力師長身上,在樞密院的計劃當中,此次進攻兩廣的三個主力師,分別是寧鐵山的第一師、程銘的第三師和錢英的第六師,本身就分屬不同的山頭。

復漢軍的起家歷史雖然不長,也就是這麽幾年的功夫,但是其人員的構成極為復雜,嚴格來說最早期的主幹力量是寧忠源的漢陽營嫡系老兵加上寧渝的雛鷹營少壯,後來經過了多次的戰事後,又加入了程、鄭二家的嫡系,還有一大批的湖廣子弟兵,也就構成了兩個派系,分別是雛鷹派和勛臣派。

等到復漢軍走出湖廣以後,又從俘軍裏改編了許多綠營兵,加入了復漢軍,因此這個時候復漢軍裏還有一部分人是清廷的降兵降將,這些人盡管身份上有些忌諱,可是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像嶽淩峰、許明遠還有錢英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一師的師長寧鐵山算是皇族,明面上跟寧忠義、寧祖毅等人算是皇族少壯派,可實際上寧鐵山本身也出身於雛鷹營,因此實際上跟董策、許成梁、李石虎為代表的雛鷹派走的更近,嚴格來說跟程銘代表的勛臣派,壓根就尿不到一個壺裏去,至於錢英這樣的降將派,更是沒有太多說話權力,因此主要的分歧還是在於寧鐵山跟程銘。

按照原來的計劃,復漢軍三個師將會兵分兩路,一路由第一師沿著潮州府、惠州府的方向,一路攻向廣州府,而第三師和第六師則是打下惠州之後,繼續分兵,一路輔助第一師圍攻廣州,另一路則是攻韶州府,阻隔外線的清軍。

這個計劃嚴格來說沒有什麽問題,可是在寧鐵山和李石虎的深入研究後,提出了另外一條思路,那就是第三師繼續走惠州,攻廣州,而第一師和第六師由水師載著直接到崖海,攻占新會和肇慶府,將廣州以東的幾萬清軍給徹底吃下去。

這個計劃最大的好處就是,一旦能夠拿下肇慶,廣州府的清軍也就成為了甕中鱉,會被寧楚給一網打盡,不會使得他們逃往廣西繼續與寧楚為敵,廣西空虛無兵,自然也就不攻而下,可問題是乘船到崖海,前面很難運送太多的兵力,可能也就一個團到兩個團,想要守住數萬大軍的進攻,實在是有些冒險,因此這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計劃。

在這種顧慮下,程銘也就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望著寧鐵山的眼神非常懇切。

“寧將軍,樞密院對我軍的要求,只是在年前拿下廣東,至於廣西屆時也不遠矣,穩紮穩打之下,將毫無任何風險,而你們提出來的這個計劃,若是一旦有所失利,後續影響將會影響整個戰局!”

寧鐵山捏了捏眉心,用手裏的炭筆在輿圖上描畫著,低聲道:“程將軍的意思我自然明白,可是程師長可曾知道兵貴神速?可知道待時而變?如今我軍看似一片優勢,可若是等到圍住廣州府的那一天,清軍又會多出多少兵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