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裏還有君父嗎(第2/3頁)

等到雍正繼位之後,允祥更是兢兢業業,從查戶部的積欠開始,到後續的攤丁入畝改革,都是他老十三在前頭沖鋒陷陣,朝裏朝外對這位怡親王的恨意不知道積攢了多少,可是沒有他老十三,哪有這般順順當當的雍正皇帝?

然而,這一切都將不復存在了,因為允祥死了,幾乎就是斷掉了雍正的一條臂膀,也斷掉了雍正心裏的所有僥幸。

張廷玉深深嘆了口氣,他對於這位怡親王也是頗有好感的,可謂是一等賢王,可是如今壯志未酬身先死,也只能以淚相送了。

“皇上,與楚逆議和之事,乃奴才建言所致,萬般罪責皆由奴才一力承擔。”

雍正擡起了眼皮子,望著正跪在面前的張廷玉,心裏縱然是有千般的怒火,此刻卻也化作了一江春水,已經死了一個左膀右臂了,難不成讓他自己再砍一條,那到時候誰來辦事?

“衡臣啊……這件事也怪不得你,只怪那楚逆和朱逆等人,行事喪盡天良……去吩咐軍機處,千萬嚴守住機密……並且通知使團一路秘不發喪,等回京之後,再給怡親王風光大葬吧!”

“是,奴才記下了。”

“且下去吧……”

“嗻。”

等到張廷玉離開之後,雍正靜靜地躺著,可是他的心裏卻是思緒萬千,對於允祥被殺一件事,他心裏越是琢磨越是覺得不對勁,因為這件事裏頭,張伯行的所作所為表面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就連當時率眾撲殺朱一貴使團和劉如漢使團的決定,都不能算有大錯。

可問題是在於,若是這番事真由允祥做出來的,也就不足為奇,可是若是張伯行做主,他以七十老邁之齡,如何能做到這般大事?還是說這件事就是允祥親自布置動手,張伯行主動攬過?

雍正心裏漸漸起了疑惑,可是他表面上並沒有表露出分毫,而是派人將徐元夢叫了來,他作為朝內的滿蒙親貴大臣,跟漢臣們是走不到一塊去的,因此用來調查這件事卻是再合適不過。

“善長,十三弟被殺一事,朕心裏覺得頗有蹊蹺,特別是張伯行在這件事裏,怕是沒那麽簡單。”

雍正望著徐元夢的臉龐一字一句道,於情於理,這件事都不能就這麽算了。

“奴才以為,此番出使楚逆,或許存在一個大陰謀……”徐元夢發覺這是一個徹底擊垮漢臣的好機會,當下便存著幾分鬧大的心思。

“不可……等使團到京之後,可對使團進行密查……不必牽連甚廣……”

雍正自然明白徐元夢的意思,可是當下的他還需要漢臣的幫助,因此不會這麽急著就將滿朝的漢臣都給清算掉,那樣到時候他自己的權威也將會保不住。

徐元夢心裏有些不甘心,只是也不敢反駁雍正,當下也只能輕輕嘆口氣。

“怡親王一事,我大清絕不能就此善罷甘休,皇上,對楚逆一戰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雍正輕輕咳嗽了一聲,才有氣無力道:“新軍還未征募完成,槍炮等物也才是剛剛開了個頭,我大清即便是南征,怕也是到三年後了……”

其實雍正這番話說的著實保守了許多,就連擁有漢陽鐵廠和槍炮廠的寧楚,也沒辦法在革新元年之前將十萬大軍徹底編練完成,這也是寧渝為什麽要選擇大力發展內部的緣故,以目前清軍火器營的速度,就算是三年的時間,也很難徹底練成十萬火器軍。

可是雍正也沒有任何辦法,這個不是陰謀詭計能夠改變的,而是實打實的工業力量,可是放在目前的大清,是沒有這個能力去構建如同復漢軍目前這麽龐大的軍功體系的,更沒有這個人才上的儲備。

在過去康熙年間,火器力量就已經開始被嚴控了,相關的技術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早就落下了,如今雍正借助幾個西人的力量,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處境,因此對於寧楚、白蓮教還有朱一貴等勢力的所作所為,也只能選擇忍氣吞聲了。

問題是雍正眼下想要忍氣吞聲,甚至嚴令軍機處保守秘密,可是隨著過去了數日,從南方其他渠道傳來的消息,使得這秘密也就保不住了,在京城內被傳揚得轟轟烈烈,也就傳到了八旗親貴的耳朵裏。

原本雍正繼位以來,所作所為都在放宗室的血,這使得宗室對於他早就已經有所不滿,特別是對八爺黨的清算,使得雙方之間的裂痕也越來越大,而這一次允祥的身亡,卻是給了一個他們向皇帝發難的借口,這裏面有原先的八爺黨,有十四爺黨,甚至還有雍正自己的兒子三阿哥弘時。

雍正早年間子嗣十分薄弱,他的長子弘暉七歲便已經夭亡,次子亦是三歲夭亡而未曾序齒,而後來的次子弘昀亦是十一歲夭亡,這樣一來康熙四十三年出生的三子弘時,便成為了雍正早年唯一的健康子嗣,而弘歷則是在康熙五十年才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