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2/3頁)

劉如漢畢竟是在湖廣的眼皮子底下,受到復漢軍和清軍的兩面擠壓,還不敢跟寧渝翻臉,可是對於遠在台灣的朱一貴而言,他眼裏的復漢軍還蒙著一層紗,讓人看不清楚裏面藏著什麽,因此他想要碰一碰,至少要看清楚復漢軍的真實實力。

可問題是,朱一貴根本沒有機會看到。

四月初六,程銘率領的第三師在夜幕的掩蓋下,朝著明軍的陣地發起了沖擊,整整一個營的擲彈營擔任了尖刀的作用,他們利用手榴彈的強大威力,將明軍的陣地撕開了一個大口子,源源不斷的復漢軍士兵從口子處一擁而進,對明軍展開了追擊。

“轟隆隆——”

炮聲不斷響起,漫山遍野的復漢軍士兵端著刺刀向著前方發起沖擊,早在打完第一輪排槍之後,明軍的陣型就已經崩潰了,他們的鳥槍雖然還算先進,可是訓練度卻相當低下,這也是因為明軍勢力在急速膨脹後,所產生的惡果。

正因為如此,在明軍徹底崩潰後,常常能看到一個連的復漢軍士兵,就像驅趕牛馬一般,將大量的明軍給逼降,他們趴在地上,不敢發出一點點的動靜,心中的那股子傲氣,算是徹底被打落了。

在之前對清軍的一戰當中,他們也曾這般打崩過清軍,也曾這般追擊過清軍,可是如今在復漢軍面前,卻感受到了同樣的無力。

對於這一戰,程銘早就已經下達了命令,決不允許殺俘,違者軍法重處,因為這條命令是從南京傳遞過來的,上面的意思很簡單,明軍不是敵人,可以打敗他們,收編他們,但是不能肆意加害,畢竟他們也是反清的一份子。

在這一次大戰當中,程銘得到了寧渝的授命,成為了大軍的統帥,指揮著第一師、第三師和第四師,從三個不同的方向,經過數日的拼殺,卻是將明軍主力徹底給打崩了,其中俘獲者多達兩萬人。

又過了數日,第一師的大軍便已經攻占了寧化,而第三師在程銘的親自率領下,直接一路突擊到了泉州府,將泉州團團圍了起來,而裏面的明軍只剩下不到五千人,在李勇的率領下苦苦掙紮著。

顏子京作為福建方向的統帥,並沒有發揮其應該的職責,在復漢軍發起突擊的第一天,他就帶著一些殘兵敗將,朝著後方潰退而去,結果退到了泉州後,被急匆匆趕來的朱一貴,給一刀砍下了人頭,掛在了旗杆上。

反倒是李勇作為副帥,帶著人節節抵抗,雖然也難逃被打敗的命運,可是卻止住了崩潰的戰局,讓朱一貴還有一個落腳的地方,不至於被人徹底趕到海裏去。

“陛下萬歲!”

復漢軍營帳裏燈火通明,此時已經舉行了授勛大會,許多在此戰中獲得戰功的士兵們,身上配上了新出爐的勛章,而相關的福利待遇,將會在後面一一落實。他們撫摸著胸前那枚精致勛章時,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而更多的士兵則是帶著羨慕的眼神,望著這些人。

“哎,他娘的,清軍不耐打,這明軍也不咋地,這一次咱們三萬人在這七八天的時間裏,打垮了他六萬人,很多人都沒撈到勛章,眼睛紅的要死呢。”

“可不是,我大哥還是勇猛無比,他一個人帶著他們小隊的人,直接沖垮了明軍半個營!十幾個人追著一百多號人跑呢!”

士兵們大口喝著酒,當下便有些得意,嘴裏也就放開了胡咧咧,只是他們胡咧咧的時候,那些戰績通常都是真的,因為在營中胡吹那可是要被上官重罰的。

一名年紀較大一點的士兵卻搖搖頭,軍內人稱他老柴,很早就是復漢軍的一份子,他的肩上跟普通的士兵也明顯不一樣,是新的士官銜。看樣子雖然只是一個三級士官長,可是在營中卻極為罕見,甚至有人戲稱,這軍營裏的營連長比士官長多多了,因此大夥對他都是比較尊崇的。

“兄弟們,明軍雖然不耐打,可是他們的紀律和武器其實比清軍強出許多來,咱們上了戰場可不能掉以輕心!”

這話一出倒也有很多人紛紛點頭認可,有些東西都是實打實能看見的,一味貶低敵人可不是件好事,有人奇道:“老柴,聽說你們這些士官長,是可以直接給樞密院呈遞戰後報告的,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老柴挺起了胸膛,臉上微微露出幾分得色,這項權利可不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只有他們士官長才有的,要知道哪怕是團營長,都不可能直接給樞密院呈遞戰後報告。

這個報告面向的內容,自然不會是戰爭指揮方面的東西,主要還是跟士兵的待遇有關,像日常的飲食還有戰後的授勛授獎是否存在問題等,都可以寫在上面通過專門的渠道,傳遞給樞密院,以此保證士兵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