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2/3頁)

“改革一事,事關我復漢軍之將來,更關系到天下黎明百姓的福祉,因此絕不能妥協,否則丟的是人心,也是將來。”

寧渝堅定說道,他先就這件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接著低聲道:“這件事情我會盡快處理好,老師不必擔心,只是有一點,咱們得先把勢造起來,得讓下面的人都清楚,咱們現在做的事情,是有利於他們的,有了下面人的支持,很多事情就好做了。”

崔萬采臉上帶著幾分微笑,他滿意的不是寧渝的處理方式,而是他那一顆為百姓著想的心,只有心懷天下,才能成就大事,一味專注於陰謀,並不能長久。

“造勢,這倒是個好主意,咱們得先把更下層的人心爭取過來,將來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寧渝輕輕點頭,隨後道:“明天……政事堂需要安排兩百人吏員,人手不夠可以從軍中抽調,只是需要做到人人懂新的田畝政策,能夠通俗易懂地將政策宣講出來,然後再安排兩千通曉粗略文字的士兵,以此分成兩百隊,每隊十人,分別由這些吏員統領,然後深入到湖廣兩省的縣鄉,宣導田畝政策。”

“妙,實在是妙……”崔萬采略略思考了一番,瞬間便能明白過來,這個做法的關鍵之處,通過這種工作隊的方式,最大的目的其實還是一點,那就是保證中樞的政策到了下面以後,不會變味。

在這個年代裏,為政者最難的其實不是政策的制定,而是政策的執行,往往很多出發點好的政策,到了下面以後會變得面目全非,像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政策執行的偏移,導致民怨四起。

關鍵是這種政策的偏移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就好比寧渝提出的士紳一體納糧制度,表面上看已經做到了沒了漏洞,可是到了下面,很可能原來向士紳收取的賦稅,會被士紳們給轉移到了普通百姓的頭上,到時候反倒會成為一項惡政。

寧渝微微一嘆,“這種工作隊的法子只能暫解一時之弊,卻不能從根本上去改變這種現狀……將來總是需要進一步調整的,只是這中間要走的道路實在是太長了。”

崔萬采見寧渝的情緒略微有些消沉,當下便微笑道:“路都是一點點走的,當年我跟你說救十人百人,救不了千人萬人,可是若是沒有這救十人百人之舉,如何才有救千人萬人之根本?你只需記得八個字即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老師倒是對我有好大的期望,只是這句話後面的意思,才是老師真正想說的吧……”

寧渝臉上帶著幾分笑意,隨口念道:“河狹水激,人急計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虎山,我說什麽也得闖一闖了……”

……

“孩兒見過父親……”

寧渝跪在了地上,面對著上首端坐著的寧忠源,老老實實三拜九叩,無論他在外面是多麽威風凜凜的大都督,可是在寧忠源的眼裏,卻依然還是個孩子。

寧忠源臉色有些微微激動,一只手微微虛擡,“快起來吧……一家人不講這個,今年咱們一家人可以好好坐下來吃一頓年夜飯了,前面幾年戰亂兇險,實在是沒有什麽好時機……咳……咳……”說到這裏時,他卻發出了一陣猛烈的咳嗽。

寧渝心裏感覺到幾分不妙,連忙道:“父親身體何至於此?我從江南送回來的幾個名醫,卻是幹什麽吃的?!”

眼見寧渝著急,寧忠源心裏也微微有些感動,他明白眼下的寧家將來也會成為皇族,很多東西可能會跟之前不太一樣,可是這份父子之間的血脈親情,卻是他最為珍視的。

只是還沒等他開口,一旁的寧夫人的眼圈卻是一紅,“渝兒,大夫也曾說了,你父親積年舊傷太多,再加上去年那次受傷,整個人的身體一直就沒完全好……”

“怎會如此……那次受傷不是醫治好了嗎……怎會發展至此?”

寧渝感覺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無論怎麽說,父親對於他的幫助都是實打實的,即便是起兵以來,亦未曾有過半句怨言……在這個關鍵時候,他的身體卻扛不住了……

寧忠源止住了咳嗽,有些嗔怪地瞪了一旁的寧夫人一眼,“總是你在這裏多嘴生事……老子一時半會死不了!”

“渝兒,你隨我進書房吧……”

當寧渝跟著寧忠源到了書房之後,寧忠源笑道:“近日來,我跟崔先生常常會對弈幾局,棋力大有長進,渝兒不妨陪我來下一局。”

寧渝啞然失笑,他在上輩子便已經有一定的對弈功底,再加上這輩子跟著崔先生也下過多次,一身的棋力已經不是尋常人能比的。自家這位老父親頂多也就是初學愛好者的水平,當下心裏便有些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