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2/3頁)

只見楊宗仁卻是親自走出大營,笑道:“本官還以為是什麽事情驚動了鄧大人呢,只是這點事情,還無需鄧大人如此……本官之所以要駐防浙江,實在是有些內情身不由己……”

鄧圖輕輕哼了一聲,不過他也不想往死裏得罪這位欽差大臣,甕聲甕氣道:“大人如今所為,屬下確實有些不解之處,還請大人說個明白。”

楊宗仁卻是冷哼了一聲,“本官奉皇上諭旨,來江南協辦團練一事,豈有被你等裹挾的道理?來人,將鄧圖綁了,推出去斬首!”

這話說的又急又快,便有數名持著鳥槍的清軍士卒,走了過來,將鄧圖直接反綁了雙手,也不顧一旁憤怒的團練們,便推出去將他給殺掉了。

過了片刻之後,鄧圖的首級便被端了上來,在眾人面前巡視了一番,這才呈給了楊宗仁,楊宗仁只是皺著眉頭望了一眼,便揮了揮手,讓來人直接下去了。

“皇上已經下了諭旨,你們需得好生配合本官,將來封賞自然也是少不了諸位,也算得上諸位一步登天的路子,可若是另有所圖,那麽鄧圖便是你們的下場!”

一旁的大小團練頭目們已經被這一幕給驚呆了,他們互相看了一眼,終於是反映了過來,可是鄧圖已經身首異處,一時片刻也沒人能夠帶領他們,再一看大營四周的清兵們都開始集結了起來,一個個手裏拿著鳥槍,不由得便軟了下來。

“鄧圖死有余辜,我等皆願奉楊大人之命!”

人人咬牙切齒,卻人人不敢有所動作,江南人的風骨,在清廷這麽多年的壓制下,終究是少了一些血勇之氣。

一場眼看即將到來的亂子,就這麽被楊宗仁如此雷厲風行的鎮壓住了,這讓一旁親眼看到了這一幕的曹頫,心裏卻是不由得有些膽寒。

……

就在楊宗仁帶著江南的團練向著浙江杭州行進時,復漢軍卻是一路高歌猛進,攻克江陰之後,便有是一連串的勝利。

八月二十四,復漢軍攻下無錫,代表著距離蘇州府的距離已經是近在咫尺。同一天,北部的復漢軍也成功拿下了揚州府,開始淮安府和海州府進發,這裏將來便是復漢軍的北線,此地以南的所有地方,都將會被復漢軍納入未來的統治體系。

復漢軍在一點點往南方打的同時,寧渝在政事上也沒有絲毫閑著,父親寧忠源雖然暫緩了登基的時間,可是一些相關的安排卻是要抓緊,最多等到江南徹底拿下後,登基一事便會擺上章程。

目前的復漢軍在很多方面都是師承明清,包括像征商、鹽鐵、榷酤、榷茶等制度方面,都是帶著明清的影子,再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進去,算是進行了細微的調整,可是大體的方向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說起來比目前的清廷沒有好到太多。

寧渝心裏清楚,對於一個新王朝的建立,最重要的是便是制度,特別是稅收制度這一點,更是非常關鍵,目前的復漢軍已經實行了廢除相關的火耗銀和舊制苛捐雜稅,在減輕了百姓負擔的同時,也代表著原來的賦稅裏面少了一塊。

當然為了爭取民心,寧渝認為少的這一部分其實也是很劃算的,像康熙當初玩的那一手‘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可以說便是收納人心的妙招,可是寧渝卻不能這麽玩,他要是這麽玩簡直就是在找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康熙的永不加賦,其實是為後來雍正的攤丁入畝政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石,它通過將人丁銀給固定下來,因此客觀上來說對於百姓的負擔是減輕了許多,特別是對於農民的減負是很明顯的,這也是為什麽清軍在遭遇了這麽多的打擊之後,還有能力去補充兵力的原因。

不過對於這一點,不代表寧渝就要不假思索的予以接收,實際上全盤照搬不符合目前復漢軍的實際情況,也不會對目前的復漢軍財政措施產生良好的影響。

實際上寧渝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減少人口賦銀,把來年所有人的人頭稅降低至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但是這一政策實施的根本在於清查所有的隱藏田地和人口數量。

這一點也得到了李紱的贊同,因為所謂的人頭稅,其實在地方上是最容易被亂征收的,特別是在大清的一些窮困之地,人口原本就稀少,征收的銀兩也就不多,當地的官吏往往為了補足差額,會進行多征,以此更容易導致當地人口的流逝。

像目前復漢軍麾下的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都是人口大省,其中未被統計上來的人口,絕對不在少數,如果一味強征人頭稅,反而會導致在冊人口數量比進一步下降,因此降低人頭稅已經是勢在必得,實際上若不是現實財政情況不允許,寧渝都打算徹底取消人頭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