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2/2頁)

這個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寧忠景的贊同,甚至還打算利用這個階段來進行各地的一些建設活動,比如修路挖渠,比如開礦煉鐵。他細細算過了一筆賬,現階段光是在勛陽的流民就有部下二十萬之眾,雖然這些人目前還沒有鬧出什麽事情來,可是時間再拖下去就說不準了。

反而如果利用這批流民來進行基礎建設,不光可以消弭內亂,而且所用工費較往常要低上一半多,此外有了這麽一批勞力的加入,甚至能夠有效減少徭役征發,對民間的破壞要小上許多。

實際上在之前的時候,寧渝便有過一個設想,那就是在將來財政收入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減少甚至是取消徭役,改成征募的方式來募集勞工。盡管這樣會多花錢,可是卻很值得,因為徭役對於百姓生計的破壞實在是太過於嚴重,輕者家產損失慘重,重則破家形成新的流民。

因此這個計劃也就得到了政事堂的落實,武昌城和其他幾個城裏已經開始征募起了勞工,一天可以保證兩頓幹飯,再加上十文錢的工費,比起碼頭上扛包雖然要少了很多,可是招募的人數卻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很多人都在征募點排起了長隊。

“這一次預計招募四十萬人左右,而咱們幾個礦場的人數也就能夠得到滿足,還有武昌通往漢陽,還有通往其他幾個府的道路,也能夠修繕起來。預計整個工期會延續到今年入冬,四十萬人日耗糧六千石,三個月下來也就是六十萬石左右,總耗銀加上工費,大概在八十五萬兩上下。”

寧忠景手裏捧著一本賬本,開始詳細介紹了起來,“如果跟前幾年相比的話,因為工錢都大大降低了,咱們所需的銀兩少上了一半多,可若是跟大清相比較,那麽咱們的銀子大概只相當於大清的四分之一。”

寧忠源點點頭,叮囑道:“這件工程功在當下,卻是利在千秋,切不可出現貪墨流民工餉的情況,更不允許克扣流民的飯食,若是有人敢在這個時候伸手,切不可放過。”

一旁的崔萬采臉上帶著笑意,他向來對於這種實務都是非常贊同的,因為像這般大興土木,所利者在平民百姓,自然是要大力支持,可如果只是為了滿足私人的享樂,那便是勞民傷財了。

只是眼下做這些事情,卻是又多了一個理由,那便是收買人心,將來在寧忠源當皇帝的時候,才能盡量避免惹人非議,也能讓更多的人來支持寧家,支持復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