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2/2頁)

礦?眾人聽完還是一臉懵,可是寧渝卻帶上了滿意的笑容,他快步走了過去,接過何元義手中的石頭,笑道:“此地真有礦?”

寧渝嘴上在問,只是神情卻是沒有半點激動,仿佛早就知道了一般。不過何元義也沒有察覺,他的手都有些輕輕的顫抖著,努力吞咽了一口口水。

“大都督,這塊石頭不一般,我看了許久,此地想來應該是一個富礦,而且開采起來應該不算難……而且據我觀察,大部分都是鐵礦!”

眾人一聽到鐵礦這個詞,頓時便被吸引了過來,神色都有些不可置信。因為現如今想要發現鐵礦,實在是太難了,可是鐵礦又是強大的保障,若是沒有鐵礦,復漢軍想要做什麽都會十分困難。

當初復漢軍拿下了武昌之後,寧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下大冶,因為他也很清楚,當時的大冶是復漢軍最容易得到,也是最容易開采的鐵礦,有了大冶的鐵礦,才有了後來源源不斷的槍炮,也就奠定了復漢軍在戰場上的優勢。

寧渝臉上帶著笑意,他之所以帶眾人上馬鞍山,目的自然便是馬鞍山上的南山鐵礦。

何元義望著寧渝,卻是有些恍然大悟,“大都督今日帶我們上山,莫非為的便是這鐵礦不成?可是大都督如何知道這裏有鐵礦?”

畢竟寧渝從後世的回憶裏知道,如今的華夏,本身的鐵礦儲量並不算非常豐富,特別是適合這個年代開采的露天鐵礦,更是少之又少。而馬鞍山的南山鐵礦,在儲量上堪稱是整個東南最大的露天礦場,而且開采起來也很簡單,因此肯定不會放過。

在後世的歷史當中,馬鞍山的南山鐵礦開采,還需要再等兩百年,在1916年才會有人去想辦法開采,而這個礦場一直運作到了21世紀,堪稱開采了一百年之久,每年所采出來的鐵礦石,就有一百五十萬噸,到最高峰時期甚至能達到六百萬噸。

對於寧渝來說,他不需要開采那麽多,每年只要能煉出十萬噸的鐵,就已經遠遠超越了大清,因為哪怕是之前還擁有全國的大清,每年的生鐵產量也不過四千萬斤,也就是兩萬噸的產鐵量,而如今失去了湖廣的大冶鐵礦,清廷的產鐵量也將會進一步暴跌。因此只要十萬噸鐵,就能直接堆死整個大清。

“此地有大鐵礦問世,乃我復漢軍興盛之兆,可留下一個營的兵馬在此等看守,決不允許其他人進入此山!”

等眾人應下後,寧渝才朝著何元義笑道:“我會派你回武昌稟告此地鐵礦一應情況,屆時楚王府可派人前來開采,你負責全權處理此事。”

寧渝的這一番話卻是讓丁元義驚喜交加,這本來就是他的想法,作為雷駝子的弟子,他更希望自己能夠在這一方面得到認可,而不僅僅只是生產武器。

眾人下山之後,禁衛旅很快便派了一個營的士兵上山,將此地直接看守了起來,卻是讓許多人都覺得有些疑惑,不明白這處荒山到底有什麽好看的,只是在復漢軍當中,命令那就是命令,是絕對不會允許打折扣的。

將馬鞍山此地的事情處理好以後,寧渝也就了卻了一樁心思,便帶著大軍啟程,開始朝著江寧城出發。拿下江寧城,對於復漢軍來說,意義是非常重大的,至少說明有了立國之基,在將來也能進一步朝著南方擴展。

當然,寧渝也在心裏告誡自己,越是到了這種時候,就越是要小心謹慎,別看清軍戰鬥力奇差無比,可是真要是在一些特點的環境裏,也能發揮出相當實力,若是過於放松,反而有可能被人找到破綻。

復漢軍在一步步逼近,可是對於江寧的清軍來說,卻已經變成了見證勇氣的時候,正所謂見賊而逃者為上勇,望風而逃者為中勇,誤聽而逃者為下勇。這一段時間裏,大量的清軍已經開始逃出江寧了,其中一些人被範時繹發現後,便直接砍掉了腦袋。

當然,江寧城的八旗勇氣還是可嘉的,沒有趁著眼下這個時間逃跑,可是所有人心都清楚,如今的八旗可不比往日,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就連開個火槍,也是毫無章法,一開戰,火槍手就像放鞭炮一樣不加瞄準亂射一通,幾乎沒有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