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2/3頁)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眾人放聲哭嚎,特別是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礻我,哭得尤為傷心,似乎要將心中的不滿發泄出來,甚至一邊哭著,一邊還故意哀嚎:“皇阿瑪,你把我們兄弟幾個也一起帶走吧……你走了,我們也活不成了……”

這話自然也被胤禛聽到了耳朵裏,當下臉色變是一黑,這話怎麽聽怎麽不對勁,還不好去拿捏,因為這既能理解成傷心過度,也能理解成有人欲加害他們。眼下的大清,還有誰能加害這幾位阿哥,不明擺著是他老四胤禛嗎?

其他大臣聽到以後,頓時便感覺到大事不妙,這個關鍵口上,怕是還得再鬧上一會,可是再這麽鬧下去,大清可就真的完了。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初一,紫禁城內外同時掛起了白綾,文武官員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一個月內禁止嫁娶,謂之國喪。

康熙的屍體在行宮處已經小殮完畢,上面覆蓋白淩子制作的陀羅經被,還有黃緞織金制成的梵文經被,上面的五色梵文都已經被活佛念過經,持過咒。

根據慣例,康熙在大殮後,棺柩被停放在乾清宮內,上面都用素白的綾蓬擋住,一般要放二十七天,因此這也意味著,胤禛登基是放在了其他的大殿之上。先是大臣們告祭天地、宗廟、社稷,胤禛穿著衰服至大行皇帝筵席前三跪九叩,拜祭結束後,才可登基。

除此之外,胤禛要居盧守制,百日後禦門聽政,皇帝對朝臣的奏折,不能用朱筆批示,一律改用藍筆,稱為“藍批”,連同各部的衙門行文也得蓋上藍印,才能以示對先皇的敬重。

不過胤禛火爐一般的性子,恨不得立馬就開始做事,如何肯等百日之久?這三個多月的時間,眼下的大清實在是耽擱不得。無奈之下,胤禛便同馬齊、張廷玉等人商量,將日子從百日縮短到了二十七天,另外也將禦門聽政搬到乾清宮東暖閣,一邊守靈一邊處理著政務。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們跪在了胤禛的面前,三呼九扣之後,胤禛算是真正當上了皇帝,他頗為滿足地望著下面的大臣和皇子們,心裏不知為何,卻是想起了南邊的復漢軍。

等朕掌握了大權之後,一定要革故鼎新,來跟爾等一幫逆賊好好掰掰腕子!

“列位臣工平身!”

大學士馬齊當下便站出來,“啟稟皇上,如今新皇登基,正當改元建制,還請皇上示下年號。”

胤禛臉上帶著些許的得意之色,望著下方的眾臣,沉聲道:“皇考傳位於朕之前,時長殷殷教誨,朕不敢有忘。一字取雍親王之‘雍’字,二字取正大光明匾上的正,故年號曰雍正,以示正大光明之意也。今年照行康熙六十一年,以明年為雍正元年。”

群臣們接著又跪下三拜九叩,以示改元建新。

“先皇考之遺澤朕不敢辜負,著刑部和大理寺,擬定一批天下大赦之名單,以示朕不忘先皇考之仁德。”

“喳,皇上仁德,天地共鑒。”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隨即便跪下,領了旨意。

雍正臉上帶著幾分肅穆,瞧了一眼正在台下呆立的八阿哥,由於他胤禛繼位當了皇上,其他的弟兄自然不能再繼續用這個字了,因此人人需得改成允字。

“先皇考將大清江山托付於朕的手上,朕實在是日夜難寐,因此需要列位臣工鼎力合作,方能重塑我大清之威名。”

“皇十三弟允祥功勛卓著,護駕有功,封為和碩怡親王,出任議政大臣!”

“九門提督隆科多襲一等公,授吏部尚書。其長子嶽興阿加一等阿達哈哈番,次子玉柱,自侍衛授鑾儀使。”

允祥與隆科多聽到旨意後,臉上都浮現出一片喜色,跪下來領旨謝恩。群臣們雖然也看得眼紅,可是知道內幕的人都清楚,若非十三阿哥和九門提督隆科多,胤禛想要繼位,恐怕還要多非許多周折。

唯有原先的八爺黨中人此時卻是有些悻悻,他們當然明白,在這次的奪嫡之戰當中,沒有站對位置,別說封賞了,能保住眼下的位置卻也不錯了。不過還是有人看向了正在閉目養神的允禩,眼神裏透著幾分希冀之色。

可終究是樹倒猢猻散,大勢已去之後,就連允禩也沒有開口的意思,大家夥自然也不可能去反對什麽,一切都在朝著雍正所設想的方向而去。

只是雍正心裏也明白,這禦下之道乃平衡為先,這打一棒子也得給個甜棗不是,再說原先的八爺黨勢力強大,遍及朝野,雍正也不可能一下子把這些人全都趕出朝堂去,因此分化和解也就成了必然之路。

“特進貝勒允禩、怡親王允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同為總理事務大臣,辦理先皇後事,以不負天下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