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2/3頁)

“三哥,八弟,現如今不是吵架的時候了,我大清已經危在旦夕了,你們難道還沒有發現嗎?”

“現如今再這般內耗下去,我大清的江山,就真的完了。你們若是心裏有氣,大可以等皇阿瑪回來時告狀,本王願意一力承擔,可是眼下,就別怪我不顧兄弟情誼了。”

“哼。”幾位阿哥也不說話了,只是陰著臉子,望著通政使司裏的大小官吏,卻讓眾人感覺一個戰栗。

經過了這麽一番爭執,雍親王也不想繼續留在通政使司耗磨時間,當下便陰沉著臉,乘了車回了王府,只是這心裏卻是越想越覺得部隊,當下便將自己的親信鄔思道叫了過來,將通政司內的情況告知了對方。

“眼下只有田文鏡在大軍當中,可是卻沒有半點消息穿回來,本王心裏實在是有些擔憂,還請鄔先生賜教。”

鄔思道卻是沉思了一會,才緩緩開口道:“王爺今日所作所為實是應當,絕不可讓八爺他們去了靜海縣,只是眼下更重要的一節,王爺卻沒有做。”

“如何?”雍親王有些沉默。

“當下朝廷大軍新敗,城內謠言滾滾,卻是於人心有大害!王爺應該立刻與南書房所值翰林擬定詔書,宣告我大軍在安慶取得大捷,不日即可攻下武昌!”

雍親王是個直性子,他平日裏只有黑與白之分,如今眼見鄔思道要將這黑的變成白的,卻是讓他心裏有些怪異,“大軍損失極為慘重,京師八旗家家戶戶披麻戴孝,若此時還將這一戰喚做大捷,豈不是在糊弄天下人?”

“哼,王爺,此番大捷有何不妥?皇上親帥大軍南征湖廣,與安慶鏖戰良久,大挫楚逆鋒芒,如今大軍正於安慶準備西進,不日便可攻下武昌。又言皇上征戰勞苦,偶感風寒罷了……決不可自揭其短。”

鄔思道呵呵一笑,“咱們得把喪事當成喜事辦才行,穩固了人心王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將來皇上知道了這件事,也只會稱贊王爺得力。”

“先生教訓的是,是本王著相了。”雍親王臉上卻是有些不好意思,他在這一方面委實耿直許多。

“至於眼下,王爺更應該擔心的是十四爺。他如今可是帶著十五萬的大軍,正一路往河南而去,若是知道了皇上戰敗的消息,到時候假借勤王之名,率領大軍直撲京師,王爺可要注意啊!”

雍親王臉上瞬間有些陰沉,此時的局面對於他來說,著實算不上好,雖然皇帝在親征前將監國大權交給了他,可是這畢竟只是個名頭,豐台大營原來的兵都跟著康熙南征去了,現在也就剩下兩萬多老弱,豈能抵擋?

雖然陜西還有年羹堯的五萬人馬,可是這五萬人一時間遠水也救不了近火,真要到了硬碰硬的一天,雍親王可不能指望老十四會念在一母同胞的份上放了他。

“先生可有良策?”雍親王臉上神色有些變幻莫測。

“眼下除了分權之策,已經別無他法,只是王爺最好是要穩住十四爺,向皇上請旨讓他進京城,從而解除他的兵權。”

雍親王臉上卻有些猶豫,“可若是老十四回到京師,勢必會有許多大臣支持於他,卻是於我繼位不利。”

鄔思道陰惻惻道:“王爺卻是多慮了,現如今隆科多是我們的人,他手裏握著九門提督衙門,再加上王爺親領的火器營,若十四爺真的進了京城,便是徹底進了牢籠,到時候反倒是好辦了。怕就怕,他到時候帶著十五萬大軍,那王爺可就真不好處理了。”

“皇阿瑪那邊?”雍親王其實已經在心裏接受了這個提議,只是故意這麽一問罷了。

鄔思道輕輕嘆口氣,“眼下皇上那邊的情況,咱們知道的還不算多,可是眼下被叫過去的馬齊和蕭永藻,二人都是八爺黨的人,我們想要獲得主動,就必須在中樞找到一個可靠的人,到時候才能保證王爺順利繼位。”

“中樞……眼下只有一個張廷玉可以用,只是此人尤善明哲保身之道,關鍵時候怕是不會站在我們這邊。”雍親王想了許久,終是嘆了一口氣。

這也實在是沒辦法的事情,他早些年間一直都是做的孤臣孽子的形象,壓根就沒有幾個大臣跟他來往,更別說襄助他登上大位了。那些大臣們一直以來都是在太子和八王爺身上轉,因此到了如今這個時候,雍親王反而會顯得比較被動。

鄔思道臉上卻是浮現出一絲狠辣,他用手狠狠往下一揮,“若是皇上一旦有個不測,到時候王爺就得起大決心了。”

“若皇上一旦不測,則開啟遺詔之事,就會落在幾個顧命大臣的身上,也就是馬齊……還有張廷玉!王爺當下應該立刻火速下令!秘密監視馬齊府邸和張廷玉府邸,若是能拉攏則全力拉攏,若是不能拉攏,我們便以他們家族的身家性命為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