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2/2頁)

“可是只要將這四萬八旗留下來,那麽到時候沒了八旗根基的朝廷,還是大清嗎?這四萬人的損失,可不是那麽容易緩過來的,輕則朝廷動亂,重則傾覆天下。”

“這四萬八旗驍騎營、護軍營、步兵營和火器營,才是康熙的殺手鐧,也是他要為大清保留的真正的精華。”

康熙現如今是拼著老命,才想到了這麽一出,可是卻在復漢軍眾人的分析下,卻拆解得七七八八,也實在是氣數已盡了。

想到這一點,李紱卻不由想到自己當年在南書房時,亦曾為此事而納悶過,那就是八旗的軍力為何腐朽得如此之快,如今心裏卻是想清楚了,要命的地方就在八旗這個集團本身。

不是說八旗這個團體就怕死,就腐朽,而是因為八旗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根本經不起常年累月的消耗,哪怕是加上了蒙八旗和漢八旗,整個八旗的人數依然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戰事,都是讓八旗兵以震懾為主,讓綠營來打頭陣。

在這種常年累月的思想灌輸下,八旗兵根本無法在戰場上得到充分的磨練,平日的訓練很快也淪為了擺設,因此當年在白山黑水殺出來的這支勁旅,腐化的速度著實比較驚人,戰鬥力自然也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早在平三藩的時候,八旗兵在戰場上的表現就不盡人意,早早地便被吳三桂打得潰不成軍,後來平滅三藩,主要靠的還是綠營之力,而八旗兵從此也就陷入了這樣的困境中,再也無法改變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