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2/2頁)

不過在寧渝觀察完之前,他沒有將此事稟告給老夫人的意思,畢竟寧渝前世也是三十余歲,人情世故倒也知曉一二,給領導匯報工作時,將問題拋給領導之前,自己首先需要拿出解決方案,無論方案可行與否,這樣領導就只需做是與否的選擇,而無需大傷腦筋,自然也就會給領導留下穩重可靠的印象。

雖然在如今的寧家,老夫人是寧渝的親祖母,將寧渝視作心肝寶貝,可那畢竟是血脈親情的聯系,在單獨看待寧渝時,依然是將寧渝當成了孩子,這對寧渝後面行事頗為不利。

有了這番考慮,寧渝便托言於老夫人和寧夫人,感念佛祖大慈大悲,決心在寺廟裏給老夫人祈福三日,三日後再行下山。

老夫人聽聞孫子孝心,自然十分欣慰,原本打算也在山上陪同寧渝,只是考慮到自身與寧夫人並一眾婢女都是婦孺之輩,留在山上怕是引來流言,於是便留下管家周福和兩名護衛先在山上照顧寧渝。

圓慧明白寧渝心中所想,在老夫人下山之後,便領著寧渝向寺廟山後走去,還有兩名僧人擔著四大桶米粥一同前往,管家周福和護衛不放心小公子獨自一人,便一起跟了上來,圓慧也不以為意,眾人便一起向山後行去。

行至途中,圓慧怕寧渝誤會,便一邊走一邊解釋道:“那二百余孩童放在寺裏恐擾了菩薩清凈,於是貧僧便自作主張,將他們安置在山後草屋,每日裏會總送些粥米,總不能教人餓死。”

寧渝輕聲道:“若非大師菩薩心腸,這二百余孩童遲早成為路倒,被那野狗吃了去,如今有草屋寄身,每日裏還有粥米度日,已是難為了大師。”

圓慧行了佛理,輕聲念道:“阿彌陀佛,小公子果是明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