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隨風去(第2/5頁)

沈沉眯了眯眼睛,“朕,小時候其實挺怕血的,尤其是在小鹿死後。”他嘆了口氣,“沒想到最後還是去了疆場上,殺出了一條血路。”

顧青安靜靜地聽著。

“其實哪有什麽英勇和戰無不勝啊,那都是逼出來的。”沈沉好似陷入了回憶道。

顧青安知道,皇帝這是在解釋他為何要殺豫郡王,也的確是被逼的。畢竟皇帝膝下皇子都年幼,真有個三長兩短,上位的就是豫郡王了。

這一點上,顧青安也是支持皇帝的,有時候本就該斬草除根,以前皇帝的確是過於仁厚了。

然而顧青安沒想到的是,皇帝會矯枉過正。

好似豫郡王的事情讓他開了殺戒之後,便止不住了。皇族之後,首先被清洗的就是世家,以東太後出身的王家為代表,殺得近乎雞犬不留。

原本皇帝要漕糧海運,是有很大阻力的,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在別人沒錯的時候恣意妄為,所以每次朝中兩派大臣扯皮,皇帝都只能在其中和稀泥,兩邊的利益都得照顧。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沾著謀逆的罪名,以往那些支持漕運的世家被殺得哆哆嗦嗦,恨不能第一個跳出來舉起旗幟說支持海運。

只可惜即便是這樣也沒擋住皇帝的屠刀。就連張家,張恒玉都被他弟弟牽連而下了獄,因為他弟弟的小妾竟然是白衣教的娘娘,而且傳聞張恒玉跟這位弟媳也有些不清不楚。

恰好東太後娘家的侄兒也在張玉恒手下做事,那還是皇帝當初應允的,或是他在其中為王、張兩家穿針引線也不一定,反正兩家全都被連根拔了。

如今朝中重臣裏還屹立不倒的人已經不多了,顧青安算是一個,許多人都求到了他跟前,他倒不是為了人情而到皇帝跟前說話,只是如今籠統一算,為這大案死的人已經超過三千了。

然則顧青安沒說兩句,沈沉就打斷了他的話,“先生不必多言,你不懂他們害朕失去了什麽。”

顧青安心裏一跳,腦子裏忽然就閃過了敬昭儀的模樣來。是草原上的風將她的帷帽掀開來時,她那種羞惱又無措的神情。

顧青安不敢多看,甚至都不敢多想。有些人是天生的尤物,只一眼就能追魂奪魄。

“不過,豫郡王去後,朕想了許多,他乃是父皇最小的兒子,如今血脈不存,朕也於心不忍。”沈沉道。

把人全家殺光了又來說於心不忍,這種話也就皇帝能厚顏說出來。顧青安只靜靜地聽著。

“所以朕決定將六皇子和七皇子都出繼給豫郡王。”沈沉微微笑道。

光線打在皇帝俊美絕倫的臉上,讓他越發顯得不像個真人,好似廟裏高高在上的神祗一般,顧青安卻打從骨頭裏覺得發寒。

這話是正常人想得出來,說得出來的麽?把豫郡王家人殺光了,自己如今唯有三個健健康康的皇子,卻一下子要出繼兩個,這不是拿祖宗家業當玩笑麽?

“皇上,請皇上三思。”顧青安立刻跪到了地上。

沈沉冷冷地看著顧青安,“朕已經三思過了。”沈沉起身走到顧青安手邊,望著門外的蒼穹道,“朕哪怕讓四皇子坐在那個位置上,也絕不會讓祝氏的兒子有機會。朕意已決,你不要再勸,否則那就是在逼朕殺掉自己的兒子。”

顧青安都傻了,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回到府中的,卻還記得先才是自己親手替皇帝擬下了出繼五皇子和六皇子的詔書。

他心底喃喃地念叨,皇上瘋了,皇上瘋了,可嘴巴卻閉得牢牢的,什麽話都不敢說。那詔書一下無數的人來找他打聽消息,他卻只能裝病拒絕見人。

顧青安覺得景和帝瘋了,祝新惠自然也覺得皇帝瘋了。

“皇上,皇上,那天晚上是臣妾看錯了,看錯了。”祝新惠哭著抱著皇帝的腳道,“天太黑了,臣妾哪裏看得清海面啊?是臣妾心裏嫉妒敬昭儀,所以才恨不能那人是她。那人肯定不是她,皇上,求求你,求求你,別把鐸兒和鉉兒抱走,他們就是臣妾的命根子啊,臣妾沒了他們可怎麽活啊?他們也是皇上的親兒子啊……”祝新惠哭得肝腸寸斷,連美貌都顧及不到了。

沈沉的腳沒動,只雙手交握抵在額頭,似乎很疲憊又很厭倦,只低聲道:“新惠,正因為他們也是朕的兒子,朕才只是把他們送走而已。”他聲音是那樣的低柔,好似是在安慰祝新惠,而不是在剜她的心肺。

祝新惠一時沒品出其中的意思來,哭到昏厥時才突然靈台為之一醒。

皇帝不僅想殺她,還容不得她生的孩子?

祝新惠渾渾噩噩地跑到福壽宮,福壽宮裏今冬沒有燒地龍,因為祝太後從落水後就咳嗽不止,太醫說她是患了肺疾,聞不得煙火味兒,所以整個福壽宮都冰涼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