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頁)

這些年來,太子頗為信任胤禛,這一點毋庸置疑。盡管索額圖一直在他耳邊叨叨著,說對於胤禛和佟家,不可完全毫無防備,太子也是左耳進,右耳出,覺得索額圖是杞人憂天。

直到今日,太子才知道,索額圖並不是杞人憂天。不知何時,他記憶中那個唯他馬首是瞻的兄弟,已經長大了。他進入了朝堂,因為額娘和妹妹的緣故,他得到了康熙的額外看重。

太子雖盡量不往這個方面去想,但這終究像一根刺一樣,紮在了他的心間。

大阿哥才剛在太子跟前挑撥離間了一番,一轉頭,就看到了胤禛不善的神色。大阿哥不免有幾分被人抓包的心虛。但很快,他又沖著胤禛無聲地冷笑了一下。

招不在來,管用就好,不是嗎?

看樣子,他家阿瑪終於意識到,在自個兒年富力強的時候,有一個勢力過大,在朝中與自己相抗衡的儲君,不是一件明智的事了。

有赫舍裏氏和索額圖在背後支持著,有看重太子的前途,提前向太子示好的官員,倘若再加上皇後一系的人馬,太子的勢力就過大了一些,甚至可以對康熙造成威脅。

偏偏太子和索額圖還不知低調行事,康熙這次特意將這件差事交給胤禛而不交給太子,指不定就是想要給太子一個警告。可惜的是,太子似乎沒有看出來。

不過,這樣也好。若是太子行事過於圓滑精明,滴水不漏,該頭疼的,可就是大阿哥了。

“喲,四弟來了?關於今日之事,你應該有很多想要與太子說的。那你們就好生說道說道吧,我就不打擾你們了。”

大阿哥用不懷好意的目光在太子和胤禛之間來回逡巡了一圈。他不認為太子會因為這件事和胤禛鬧翻,不過,只要在他們之間刻下無法消弭的裂痕,也就足夠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有心人的煽風點火,這道裂痕,只會越來越大。

大阿哥離開後,胤禛沉默了片刻,開口道:“今日之事,是汗阿瑪的決定,我並沒有要獨自攬下這件事的想法,還請兄長相信我。”

太子淡淡“嗯”了一聲:“孤知道,是汗阿瑪的決定,你不必多想。”

大阿哥能夠分析出來的事情,胤禛多少也能夠分析出來一些。比如說,即使是他也能夠看得出來,眼下朝堂上的局勢頗為微妙,康熙對待太子的態度,早已不是當初那般毫無底線的寵愛縱容。自打太子入了朝堂,能夠獨立處理事情開始,康熙就總是用一種審視的目光看著他。

隨著時間的推移,簇擁在太子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康熙這種審視的意味也就越明顯。

大阿哥看出了這種不妥當,卻絕不會告訴太子,胤禛看出了不妥當,卻是猶豫著要怎麽跟太子開口。他既然與太子站在了同一個陣營,自然是希望太子好的。

“兄長,汗阿瑪做事,多是在努力平衡各方之間的關系。許是最近你風頭過盛了,汗阿瑪才想著要壓您一把。不把推廣水稻的事交給你,或許是在磨煉你的心性,只要你注意此間的分寸,以父子之情來打動汗阿瑪……”

太子聽著胤禛喋喋不休的話,閉上了眼。片刻後,他才重新睜開眼,對胤禛道:“夠了,別說了。孤自幼是汗阿瑪帶大的,進入朝堂的時間也比你早。孤接下來該如何做,不需要你來告訴孤。”

心煩意亂間,太子沒有注意到,一旁的胤禛張了張嘴,最終卻什麽話都沒能說出口。

還沒來得及說出口的那些話,看樣子,是不必說了。他說再多,太子聽不進去,又有什麽用?胤禛不確定,現在,他的話在太子這兒還有多少分量。他本是最受太子信任的兄弟,從什麽時候開始兩人之間的關系變了呢?

總之,康熙的安排,使得兄弟倆不歡而散,另外兩個兄弟,也是各懷鬼胎。

……

下了朝之後,康熙眉宇冷肅地回到後宮,卻聽人來稟,說是宜貴妃郭絡羅氏知道了康熙在宮外微服時被她的堂妹冒犯一事,特來向康熙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