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195來自美國人的歧視(第3/4頁)

因為來的早了,博覽會還沒開始,所以他們這一群人如今倒是可以自由行動。

塗安國想去四處看看,甚至想要去普通的美國人家裏瞧瞧,這樣就能夠知道,他的同胞日後可能會過什麽樣的生活。

這個要求很快被赫爾斯滿足,他帶著人去“考察”。

陶永安則是在附近陪著阮文閑逛。

了解屬於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

阮文對美國歷史還算了解,但只知道大概,對太細節的東西並不清楚。

東方和西方人的行為模式深受其文化的影響,盡管阮文在寫作過程中刻意避免了這些,甚至去看了不少歐美文學作品試圖削弱自己的劣勢。

但還是被眼尖的評論家指出。

“布拉格讓茱莉亞更像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充滿漏洞的女偵探。”

盡管赫爾斯早前不想要阮文看到那些尖銳的批判,但阮文來到紐約後,不可避免的看到了一些評論。

她的小說,幾乎被批評的一無是處。

但那又怎麽樣。

電影《茱莉亞小姐》票房大獲成功,五百多萬的制作費用取得了近十倍的票房,這還只是在美國市場。

聽赫爾斯說,電影要去日本香港那邊上映,現在歐洲那邊也陸續上映。

不管怎麽說,這部女偵探電影都取得了勝利,甚至引發了好萊塢的偵探熱,已經有其他的偵探或者懸疑類電影在做宣傳,大有打鐵趁熱想要蹭一波《茱莉亞小姐》余溫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讓茱莉亞·布拉格一舉成名,如今成為紅毯寵兒。

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成功,所以那些評論家再尖銳的評論,阮文都不怎麽生氣,她只關心自己的圖書銷量以及下一部電影能給她帶來的收入會有多少。

起碼在赫爾斯看來,阮文很是淡定。

至於陶永安陪著阮文在時代廣場那裏看紅綠燈路口或是行色匆匆或是心不在焉的路人,又去華爾街那裏看健步如飛的證券經理人這件事,斯拉夫人並不知情。

下午的時候,阮文去百老匯。

“可現在是下午,我記得明天晚上會有一場歌劇表演,是威爾第的《弄臣》。”其他的陶永安不是很熟悉,被他直接忽略掉。

“我知道。”阮文當然知道,不過她又不是要去百老匯的劇院聽歌劇或者音樂劇。

她是來看街頭藝術表演的。

她很快便如願以償。

那是一個形容枯槁的中年男人,手指細長沒有什麽肉,幾乎是皮包骨頭。

他在那裏小心翼翼的擦拭琴弦,動作之輕柔,仿佛那是他的戀人。

那個人的內心世界一定很平和。

陶永安暗自給出評價,他甚至明白了阮文為什麽執意來這裏。

這是一個極好的觀察對象,“你打算寫音樂家殺人事件嗎?”

阮文沒有回答,她癡迷般的看著那個小提琴家,像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的孩童。

那個男人擦了足足有十分鐘,而在紐約的下午,陶永安就看著阮文觀察了十分鐘。

而這,不過是開始。

阮文幾乎把一下午的時間都花費在這裏。

直到這個小提琴家要收拾自己的東西離開,她這才上前,將一張一百美元的鈔票丟在了那人的帽子裏。

“謝……”男人的聲音戛然而止,他打量著這個亞裔女人,到底沒把這個單詞說完整。

阮文笑了笑,“走吧。”

這話是跟陶永安說的。

陶永安察覺到了這位街頭音樂家的不友善,這種不友善源於膚色。

這些天來,在紐約,盡管他住在華爾道夫酒店,依舊能夠從酒店服務人員的交頭接耳中體會到。

“你不生氣嗎?孕婦不要憋著自己的情緒,這樣對身體不好。”

阮文看了看街頭的咖啡店,“孕婦想吃甜食,咱們去吃點東西吧。”

來美國之前,謝薊生交代了許多,甚至專門寫了一頁紙,但這一頁紙上到底什麽內容,陶永安全忘了。

他覺得順從孕婦的心思最重要,他又說不過阮文,那就只好順著她心思來了。

咖啡廳裏的服務員在看到新進來的客人時,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大半。

但慣性使然的職業素養敦使她招待這兩位黃皮膚的顧客。

阮文點了兩杯咖啡,又要了兩份招牌甜點,點了飲料後,阮文拿出錢包來。

她早前就兌換了很多美元,這些天來也從不在小費上吝嗇。

這會兒也不例外,在一沓鈔票裏尋找了好一會兒,她笑著遞給了這位服務生五美元。

陶永安看的有點懵,他以為阮文會給個五十美分什麽的。

“你怎麽給那麽多?”一般給餐費的15%-20%就可以了,在咖啡廳這種小費可以給的更少一些。

他們兩杯咖啡和甜品才花了不到十美元,完全沒必要給那麽多。

“就算是我給她一百美元,她也只是一個服務生。”阮文的回答讓陶永安愣在那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