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173壓縮機(第3/4頁)

阮文看著他,“你的意思是,你又盯上了我家的空調?”

靳一鳴點了點頭,“我先解釋這個給你聽。”

他盡可能的用通俗易懂的詞匯來做解釋,以至於旁聽的陶永安很快就發現,靳一鳴是不是對阮文的專業能力有什麽誤會啊?

即便阮文不是機械系的學生,但不至於連壓力值什麽都需要解釋啊,她懂,完全懂這些好嗎?

但阮文並沒有打斷的意思,即便是偶爾的打斷,也只是問他關於零部件的問題,似乎完全忽略掉了自己被當做門外漢對待這件事。

“你說得對,想要活下去那首先得自己有活下去的信念,我去你們的百貨商店打聽了下,這裏的家電需要預訂,即便是你湊夠了工業券也得再加點錢才能拿到。內陸城市比沿海城市更窮一些,不好意思我並不是說你們這裏不好,請不要計較,我祖上也是貧農出身,當初靠著學校老師的幫助才能繼續讀書。我的意思是現在家電市場普遍缺貨,或許我們不止可以做電冰箱,如果電冰箱與空調的壓縮機類似,我們還可以造空調,還可以繼續做其他家電。”

靳一鳴向來不是話多的人,即便是在家中,妻子也經常說他,“你多說說話,不然孩子都怕你。”

這會兒他的話多了起來,“其實很多研究所都在一些山區或者偏遠地區,他們那裏想要轉型更困難,我想如果可以的話,就像你們工廠和413所之間那樣,形成一個比較穩固的合作關系,幫更多的研究所渡過難關。”

如今阮文幫了的才有幾個?

要知道,建國後單單是蘇聯幫助援建的工業項目就有一百五十六個,依照著這個基礎的工業線,國內又是逐步完善工業基礎,這才有了各地的研究所開花,軍工企業蓬勃發展的場面。

靳一鳴比阮文更有野心,或者說經歷了這次生存危機後,他更明白活下去的艱難,也想要讓更多的研究所、軍工企業活下去。

阮文一時間沉默下來,這沉默讓靳一鳴有些遲疑,慢慢地伴隨著這份靜謐,他的遲疑變成了惶恐和忐忑,這讓靳一鳴不知道該說什麽是好了。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剛才怎麽就說了那麽多話,明明他並不是擅長此道。

“阮文。”陶永安打破了此間的安靜,他看了眼周圍其他幾個研究員。

他小組的萬長明、程雲亮、溫斌,還有阮文領導的化學組的三個研究員郁煊、董大力、彭天河。或許靳一鳴的話引起了他們的身世之感,畢竟在不久前他們的研究所也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

幾個人都有些沉默,眼中原本閃起的光,因為阮文的沉默而黯淡下去,又因為他忽然間開口都看了過來。

陶永安清了清嗓子,“我現在明白你為什麽留下他了,你們倆真是一路人。”

只不過阮文是一個再外向不過的人,喜歡為自己尋找搭档隊友,而靳一鳴大概更擅長沉默,如今終於在沉默中爆發。

但本質而言,這倆是一類人。

瞧瞧,這才來到研發室幾天,就開始跟阮文一起憂國憂民了。

還真是……

陶永安拍了拍靳一鳴的肩膀,“別擔心,她嚇唬你玩呢,對吧阮文?”

阮文白了他一眼,她把手裏的圖紙放下,“明天再去把我家的那個空調搬過來吧,晚上好好休息,我知道你時間緊迫,不過那也別過度勞累,人要學會勞逸結合。”

靳一鳴覺得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他將近四十,比阮文大了十多歲,但卻一再被這個年輕的不能再年輕點的姑娘唬住。

她固然年輕,卻有天然的說服力,讓人為之信服。

放下手裏的圖紙,阮文忽的想起了什麽,“你要是打算去齊齊哈爾,那就先跟梁曉說一聲,打個招呼再過去,別讓他太措手不及。”

靳一鳴正想著該怎麽跟阮文說,自己實際上不太會跟人打交道這件事,阮文又是看向了陶永安,“你很閑是吧,有成果了嗎?”

陶永安瞬時間覺得自己成了倒黴蛋,“別這樣啊,我們這是從零開始,又沒有設備能拆,這不得一點點的來嘛。”

“你倒是理由多。”阮文瞪了一眼,“圖紙拿來,我看看。”

陶永安這邊不止一個工程,不止是要研究消毒櫃,他還要進行紙尿褲、衛生巾生產線的改造,不過後面兩項相對簡單點,交給了程雲亮和溫斌去抓,他和萬長明在進行消毒櫃的研究。

研發室裏一眾人又各自忙碌起來,偌大的研發室如今總算多了些活人的氣息,阮文看著圖紙,“你也覺得高溫消毒比較好?”

“高溫消毒的話,相對來說成本低一些,當然我昨天和老彭聊天,他說可以利用臭氧或者紫外線,不過我覺得如果我們面向的是酒店的話,似乎高溫消毒更好一些,畢竟臭氧和紫外線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暗示,尤其是對外國人而言,他們比較主張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