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24舉賢不避親(第2/3頁)

不過他們一向五五分賬,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哪怕牽扯到的一個利益方是他姑姑時。

陶君看著坐在那裏討論合同條款的兩個年輕人,他們似乎早就有想法,這會兒的討論十分順暢。

合同很快翻頁,一頁又一頁。

陶君喝下第三杯茶時,阮文和陶永安已經把合同過了一遍。

“讓您久等了。”

阮文客客氣氣的,這讓陶君又產生了阮文十分好說話的錯覺。

好在,這種錯覺並沒有維系太久。

阮文把修改了的合同遞了過去,“有些條款,還得麻煩您和那邊協商。”

作為圖書經紀人,陶君並非專業人士,事實上在得到這份工作前,她只是辦公室裏的文員而已。

在看到那一條條被修改的條款時,陶君的神色慢慢撐不住了,“這不可能。”

華納是大的制作公司,已經存在了六十多年,怎麽可能會接受這樣的條款呢?

“姑,舉賢不避親,不能因為你是我們的代理人所以我就當啞巴。作為經紀人,你應該竭力給我們爭取權益,而不是在我們提出要求後,來這麽一句‘這不可能’。”

這樣很不專業。

當然這句話陶永安並沒有說。

陶君到底是長輩,拿這話嗆她不合適。

“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想要和華納討價還價太難了。”

只出售電影版權,其他版權並不打包出售。

而且如果在電影票房超過某個數值後,作為著作人還要參與電影收入分成。

這樣的條款,華納怎麽可能答應呢?

“當然有難度,不過我想他們不見得不接受,經紀人需要左右周旋,這是他們的工作職能,我說的對嗎陶姑姑?”

陶君第一次覺得阮文的“可怕”,她明明臉上帶著笑,可說出這話的時候,卻處處透著咄咄逼人。

這種感覺讓人不太舒服。

“我試試看吧。”

陶永安聽到這話有些不滿意,剛想要說話被阮文攔了下來。

“那就麻煩您了。”

陶君回了招待所,她找時間和美國那邊打電話說合同的事情。

陶永安倒沒著急回學校,“要是不合適,就換人吧。”

這有點過河拆橋的嫌疑,單從今天的交談上來看,他這位姑姑並沒有全然站在他們這一方,似乎更偏向於對方的立場。

他們的經紀人,從他們的收入中抽取美元,卻說出這種話。

陶永安覺得,即便是親人,也不合適。

阮文倒是還算平和,“先看看吧,看陶姑姑和那邊談的怎麽樣。對了你插完秧苗了?”

“沒有,還得幹兩天。”阮文現在還在靜養,日常生活無虞,但沒辦法幹體力活,不然陶永安一定拉著她去農學系那邊忙活去。

憑什麽那麽多農活全都是他幹,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阮文又去找陳主任聊出口的事情,陶永安先離開了。

倒是陶永晴,之前聽了一嘴,這會兒忍不住問了句阮文,“不怕我哥去通風報信?”

“這有什麽怕的,他要是能說服你姑姑那更好,說不服的話我也沒辦法。”

她其實挺期待陶永安去勸說陶姑姑,或許這樣私底下的推心置腹更有用一些,畢竟他們是親人。

實際上,阮文白期待了。

“我瞧著那模樣像是沒聽進去,算了她要是能談下來也就罷了,如果談不下來咱們再尋找一個代理人好了。”

是親人不假,可陶永安知道,上陣無父子,既然他選擇和阮文同一陣營,那自然需要堅定立場。

就算是親爹來了,他也不會讓步。

陶君在省城待了三天,她和阮文來回協商,又一直打電話和美國那邊交涉。

在繁復的討論後,終於拿出了一個方案。

“電影版權不可能與其他版權分割開,華納承諾再多給你十萬元的版權費用,他們還想要其他版權。”

阮文聽到這話輕輕一笑,“您知道我們進口一台設備需要多少錢嗎?”

這問題問的莫名其妙,繞姑姑有些沒太明白,“什麽意思?”

“我們一台設備就要幾百上千萬美元,當然這些設備也能產生經濟效益,所以只要還工作著,就能回本。”

阮文把玩了下桌上的核桃,它們在她手心裏有條不紊的轉動著。

“一部電影能有多少票房?一個大牌演員需要支付多少報酬?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極為成熟,我想陶姑姑您對這些應該都心裏有數。”

“可是阮文,電影的拍攝,演員的選擇都需要很多成本,我們不可能把這塊蛋糕強行挖到自己盤子裏。”

阮文笑了起來,一旁的陶永安就笑不出來了。

他們明明該是一條戰線上的同志,為什麽就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呢?

“我沒有要整個蛋糕的意思。”阮文十分的確定自己想要什麽,“我只是想要一塊蛋糕而已,而您和華納卻只打算給我蛋糕上的一顆櫻桃,我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