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062資金(第3/4頁)

另外,那就是從故紙堆裏翻出來的一些故事。

改革開放需要抓經濟發展,那些像油耗子似的吸錢的項目自然能舍就舍。

軍工下馬,這幾個字充斥著整個八零年代。

只是阮文以為,還要再晚上一段時間,起碼不是今年。

她很快又是想明白了,政策的制定並不見得會第一時間告訴老百姓,等國民都知道,這件事已經進入了尾聲。

軍工類的項目何其多?大概413研究所被第一螃蟹了。

她能做什麽呢?

阮文有那麽一瞬間的無能為力,她想要改變些什麽,可又能做什麽呢?

正往外走著,研究所的小紅樓傳來一陣怒吼,“我不同意,信不信我去天.安.門哭主席去!”

阮文回頭望去,看到塗安國所長站在那裏,身旁是一個灰色中山裝的人,一臉的無可奈何。

“老塗,這是政策。”

“屁政策,老子不信!”

413研究所的所長粗暴地轟走了人,氣哼哼地回了去。

陶永安看的懵逼,“這是怎麽了?”他看像阮文,看到那向來張揚著青春活力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時。

年輕人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了,“阮文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麽?”

阮文的確知道些什麽,卻不知道該怎麽跟陶永安說,“你要不去圖書館找報紙,看一下最近關於財政方面的新聞,或許能看出些什麽。”

財政?

陶永安對這個還真沒那麽上心。

阮文給了提示,陶永安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你是說,引進外資,研究所什麽的很可能沒經費了?”

“你沒發現和美國建交後,很多人都想出國嗎?”

崇洋媚外的是人,人的想法左右了很多事。

比如買外國貨。

“引進外資很可能沖擊我們現有的研發,有了現成的技術,怕是財政上對國內研究所的投入會削減。”

阮文很清楚這件事,但也只能用陶永安聽得懂的話來解釋,“不然,塗所長怎麽會那麽氣憤?”

“不能吧。”陶永安有點慌,“那我們的研究怎麽辦?”

他們的研究進展緩慢,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纖維棉的替代物,如今正在進行機械上的研發。

借助的也只有學校的實驗室,研發費用,所需要的一切都是阮文自掏腰包,這個錢都是之前翻譯外國名著搞來的。

如果在衛生巾的生產上也引進外國的技術線,那豈不是說他們之前所做的種種努力,全都打了水漂?

阮文現在腦子很亂,她也不掩藏這一事實,“陶永安我現在很煩,你能不能幫我查一下,看現在工業部有什麽具體的打算。”

“好。”涉及到夢想這档子事,陶永安很是上心,沒兩天他就給阮文帶來了一個重磅消息,“我讓我爸幫忙打聽了下,他說今年各地興建的項目大大小小得有上前,真是瞎胡鬧,一點規劃都沒有。”

大規模的興建工廠的確沒什麽問題,但得按照計劃進行吧。各地盲目開工,結果財政投入到新廠的建設中,當地政府原本在研究所上的投入勢必會減少。

“聽說明年和後年還會有新的項目上馬,不過阮文你別慌,我們還有機會,你還記得七三年的時候主席他老人家決策咱們跟歐洲那邊簽約,說是要引進四套化纖設備生產線吧?”

這個阮文自然是知道的,國內當前布料還是以棉布為主,這個在二十一世紀頗受追捧的布料在七八十年代略有些埋汰。

七三年的這次大型生產線引進又被成為四三計劃,之前阮文用石油裂解提純聚酯纖維時又仔細研究了一遍。

她忽然間想起了什麽,“你的意思是……”

“四三計劃裏面,咱們一共要在遼陽、上海、四川和天津建立四個化纖廠,截止到目前,上海的廠子去年建成已經投入生產,四川那個還在建設中,遼陽和天津的更慢。更重要的一件事,天津那個是石油化纖廠!”

石油化纖,那不就是之前阮文研究的東西嗎?

大型化纖設備的引入,是為了填補技術上的短板,可如果他們已經有這個技術了呢?

“我就是在想,如果咱們能把技術給國家,把這個錢省下來,是不是能把這個錢挪給那些沒有資金支持的項目呢?”

陶永安其實有些不確定,“我可能有些太想當然了,但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他就是覺得阮文之前一遍遍研究,對聚酯纖維的提純已經最大化。沒有外國的科學技術幫忙他們同樣做到了,說不定國外的生產線還很費錢呢,要是自己研究呢,肯定會省下來很多錢。

引進國外技術後受資金掣肘的絕對不是只有413研究所一家,國家那麽大各地的研究所怕都是會受到沖擊。

陶永安下過鄉插過隊,更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只有自己發展這個技術,那才真是解決問題。蘑菇蛋技術美國有,歐洲也有,可是他們會給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