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3頁)

這會兒見到喬文將唐行偉帶來,明白自己和對方的想法不謀而合。他拿出文件袋遞給喬文:“王彼得的事跡估計你也聽說過,破事太多,我就隨便調查了幾樁。不過這個文森是真很有意思,他是理查德議員的侄子,劣跡斑斑的英國紈絝,這回來港城,並不是真的度假,而是因為在英國醉酒縱火被判了刑,家裏花了點錢給他弄了個緩刑,送到港城來躲避風頭。這件事報道出來,估計會引起社會很大的反響。只不過……”他略微猶疑,“雖然你帶了人證過來,但光憑一個人證,恐怕會讓他們反告我們汙蔑。”

喬文點點頭,拿起他給的資料大致掃了一眼,王彼得果然是仗著舅舅的關系,幹過太多缺德事。至於文森,在英國到底做過多少惡事,並不重要,只身上還帶著罪名跑來港城這一件,已經足夠。

他將帶來的那幾張照片,遞給張家明:“張記者,你看這個證據夠嗎?”

張家明拿起照片,看出是什麽之後,臉上頓時露出狂喜之色:“竟然還有相片?”

喬文道:“也算是運氣好,當時正好有個攝影師在酒吧,隨手將事發場面拍了下來。”

“好好好!”張家明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我馬上采訪寫稿,重新排版明早的報紙,讓印廠加個班。”

喬文道:“那就麻煩張記者了。”

“不麻煩不麻煩。”張家明連連搖頭,心說要不是你提供這麽多素材,我們這區區小報哪能拿到第一手新聞素材。

采訪結束,送走喬文和唐行偉後,他留在辦公室,打了雞血一般奮筆疾書,加班加點。

他有種預感,《東方新報》和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都要來臨了。

隔日一早,喬文第一件事就是出門去買報紙。因為出來太早,還不得不在報刊档站了一會兒,才等來最新的《東方新報》。

打開報紙,頭版頭條赫然是一個驚心動魄大標題——《震驚!憤怒!“洋大人”公然欺辱華人侍應生,華人青年勇打抱不平卻遭迫害入獄!》就……很浮誇,是港城花邊小報一貫作風。

不過這標題也著實能博人眼球,但這則新聞博人眼球的顯然也不止標題,配了事發照片和當事人采訪的內容,加上張家明嫻熟而富有技巧的寫法,更是令人扼腕。

但凡有點是非觀,或者對洋人有點意見的,看完這新聞,恐怕心情會久久不能平息。

喬文站在路邊看了一會兒,便聽到附近買報紙的人,開始交頭接耳討論這件事。

他彎了彎嘴角,收起報紙慢悠悠回家。

剛剛進門,便聽到電話鈴聲響起。他走過去接聽,是王彼得打來的。

“喬先生,兩天時間已過,您那五十萬準備好了嗎?我好說歹說說服文森少爺再給你們一天時間,這樣吧,你趕緊過來,簽了賣地皮的合同,我朋友這邊可以給你付現款,文森少爺了拿到賠償金,馬上安排放了你朋友。”

王彼得還是一副高高在上公子哥兒的語氣,顯然還不知道自己和文森的光榮事跡,都已經登在今早的《東方新報》上。

喬文笑道:“王少,實不相瞞,我原本是打算賣地的,但是我剛看了報紙上的新聞,覺得要是賣了地給你們錢,恐怕對你們名聲有影響。”

王彼得不明所以:“什麽新聞?”

喬文道:“就今天的《東方新報》,您和文森先生都上了報紙。”

王彼得也不是傻子,聽他這話,覺察不對,趕緊掛了電話。

喬文看著嘟嘟的聽筒,撇撇嘴將電話掛上。然後來到隔壁,將豪仔叫出來:“你去城寨找風哥,就說按著我和他商量的,讓他安排的人大概午飯時間,去各大商圈和人多的街道拉橫幅遊行。”

豪仔道:“行,我知道了。”

港城人生活壓力大,人情淡薄重利益,看到這新聞,大部分人肯定會義憤填膺,茶余飯後聚在一起也免不了批判一番。但要這些市民當真出頭做點什麽,沒那麽容易。

不過人都有著從眾心理,只要有人帶頭,自然有人跟上來加入。

和興社不缺人手,但一夥社團人員上街遊行,看著實在像烏合之眾,普通市民只怕會躲得遠遠的。所以喬文讓江遇風只安排幾個兄弟維持秩序,剩下的人都是城寨西區百姓,以及邊近一些街區花錢顧來的大叔大媽。

這些橫幅,有讓馬上放人的,有讓鬼佬文森和二鬼子王彼得給侍應生唐行偉道歉的,還有罵警局黑暗,洪探長外甥王彼得仗勢欺人的。

甚至還有幾面“驅除韃虜,還我中華”的旗幟。

彈丸之地,哪怕是在沒有網絡的時代,事情發酵起來也足夠迅速。

大半天下來,整個港城因為這件事而沸騰。各大報社電台包括電視台的記者,傾囊而出,包圍了星天地酒吧和警察局,還有記者蹲守在九龍刑事偵緝處和立法會,要采訪洪明章和理查德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