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2/4頁)

“王爺此計未免太過傷和氣……”汪三皺眉道。

王家不僅土地多,人丁也最多,從主人到下人,門客尤為多,若是讓安王這計謀成了,那汪家豈不是要掉一塊肉下來?

顧君瑜強勢打斷他,“如今流寇四起,百姓饑不果腹,諸位大人給臉不要臉,若是朝廷還與大家講一團和氣,那又置顛沛流離的百姓於何地?汪大人若是想講和氣,不妨去前線和那些暴民們講講和氣,若是他們肯給汪大人你面子,那汪大人這份錢糧,朝廷不收便是。”

汪三沒想到會這般被安王嗆,頓時羞憤地滿面通紅。

汪太師的臉色同樣好不到哪裏去。

老皇上:“汪太師和陸太傅覺得如何?”

還能如何,他們又不傻,哪裏可能聽不出老皇上語氣裏的不悅,現在哪裏還敢說一個不字?

好在戶部掌握在汪家和陸家手上,他們可以在落實的時候適當“操作”一番,以減少損失。

此時,顧君瑜又道:“父皇,救災款項已經不能再拖了,想必是戶部人手不足,才導致這災款和救濟糧籌了如此久還沒落實到位。蕭大人當初與兒臣在符陽時,正好經歷過益州大地震,蕭大人僅用短短兩三日便將益州、黔州等地的受災情況了解清楚,在最短的時間內救濟了災民,找當地鄉紳土豪出資出糧,幫助受災百姓渡過難關,助他們重建家園。蕭大人前後用時也沒超過半個月,他在符陽當縣令這幾年也累積了不少經驗,兒臣懇請父皇派蕭大人協助戶部,盡快將災款災糧落實到位。”

此話甚合老皇上之意,老皇上眉眼稍得舒展,“蕭牧這幾年在符陽委實沉穩了不少,朕準奏,來人,去宣蕭大人進宮!”

“吏部最近案件積壓,蕭大人新官上任,想必忙不過來。皇上若是想多派人手,老臣……”汪太師試探著說道。

蕭牧此人是皇上的心腹,看似大咧咧,實則雷厲風行,手段也十分狠辣,且此人向來只認皇上一個主,很難拉攏。

若是讓蕭牧插一腳,那此事就難辦了。

顧君瑜道:“吏部的案子,戚大人可暫且頂一段日子。”

“那工部……”

顧君瑜:“兒臣今日也正要來給父皇討要拿下扶南城池的賞。”

老皇上:“阿瑜想要討什麽?”

顧君瑜:“兩個職位,一個是掌管工部的,一個是翰林院修書撰文的。”

“你想身兼兩職?”皇上現在心情好了,便饒有興致地問道。

“兒臣並無□□術,無法兼顧這麽多。翰林院學士之位是兒臣為王妃討的,兒臣給父皇呈上的手劄有一半是王妃編寫的。王妃這些年跟著兒臣在符陽進行農耕,對作物習性、雜交規律已有很深入的了解,以她之才情,若能將這幾年所學傳與世人,定能造福萬民。”顧君瑜道。

陸太傅和陸依霖吃了一驚,老皇上未置可否,戚淮雖有詫異,不過想著說這話的人是安王,便也沒什麽好詫異的了。

汪太師和汪三現在滿肚子都是氣,安王如今已不再是昔日那個溫吞的太子,為了將自己的勢力滲透到各個部門,竟然讓安王妃這種女流也出來就職。

“皇上,安王妃乃一介女流,豈能勝任翰林院學士?還請安王收回剛才之言,切莫讓世人取笑了去。”陸太傅不敢再當啞巴了,站起身說道。

顧君瑜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悲涼,如果現在站出來說這話的是汪太師,他或許沒這麽強烈的情緒,但陸太傅不管怎麽說都是陸沉菀的親爺爺。

“陸太傅此言差矣!高祖開國之時,我大錦國還曾設有女官之職,女子怎麽就不能出任官位了?王妃文武雙全,能撰文作詩,亦懂騎射之術,其聰慧不亞於任何男子。古有巾幗不讓須眉之說,難不成當今之人的眼界連古人都不如?”

長信侯府一向以詩書文章聞名於世,自詡清高,非常推崇時下那些陳規濫調,還自成一派學術,頗有幾分朱程理學的調調。

陸太傅大抵是沒被人這般當面責問過,憋紅了臉道:“女子便當有女子的樣子,成日混跡於男人之中,又成何體統?王爺可有為王妃的聲譽想過?”

顧君瑜:“如此說來,陸太傅身為陸氏學說的發起人,也算當今一代名儒。自古以來名儒也當有名儒的樣子,成日流連在煙花柳巷,混跡在那些風塵女子之中,卻又要求自家女眷個個恪守所謂的婦道,不知陸太傅這又是何種體統?”

“你……”陸太傅氣得上氣不接下氣,面紅耳赤竟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顧君瑜冷笑一聲,“如果一個女子出來用自己的學識造福百姓造福後世,都能與所謂的清白聲譽掛上鉤,不知說出此話之人心到底有多臟,大抵是他自己便是這麽齷齪的人,所以看誰都是如此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