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子嗣問題(第2/4頁)

而褚文淵此人也正如老皇上所言是個學識淵博的大儒,不然老皇上也不會請他親自教導太子了。太子便是褚文淵的關門弟子,褚文淵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培育出一個仁善敦厚的太子,對太子的期望和對一般的學生肯定不一樣。

皇上又言:“剛才你在朝堂上所言,想要革新舊制,說來給朕聽聽。”

“兒臣這兩年在西南見識了許多當地的百姓,現今天下土地兼並十分嚴重,很多地方的鄉紳土豪用各種名義買掉了百姓的土地甚至房產,致使他們變成佃農。這些佃農每年都要上交不少糧食給鄉紳地主,再加上畝產量不高,要是遇上收成不好的年生,這些佃農交不起租金,最後可能就會輪落為流民……”

顧君瑜將最近兩年在西南所見所聞細細給皇上說了一遍。

一開始顧君瑜也搞不明白,為什麽這古代會有那麽多無家可歸、無地可種的流民,後來見識的多了,才摸清楚這裏頭的門道。

當初符陽縣令曾波為了一口私鹽,就昧著良心想讓整個羅家灣的人搬走。羅家灣的人不肯,才有許航屠戮羅家灣的事。

而這起事件發生之後,還被曾波等人瞞了下來。

還有那個陳藤訊,他被許航除掉之後,陳家的土地和家業也被許家用巧計占領。在符陽有點來頭的陳家都逃不過土地兼並的命運,更不要說那些毫無背景的平民百姓。

“父皇有所不知,一方財閥便是這般大吞小吃成胖子,然後在地方上做起土霸王。就拿以前那個貪官曾波來說,如果沒有許家在後面做後盾,給他提供財力,他很難那麽囂張做到瞞上欺下。除了這些地方上的,朝堂中亦是如此。”

顧君瑜這話說到了皇上的心坎上了,老皇上這些年眼看著汪家越來越囂張,勢力越來越龐大,卻無能為力。他也想過要拔掉汪家這根刺,奈何這後面牽涉到許多人,而汪家的積累起來的財力和龐大的關系網也讓老皇上投鼠忌器。

“嗯,你言之有理。不過改革這事,今後你切莫再在朝堂上提起,你回京不久,當適當地和朝中大臣走動,不要成日閉門造車。”

顧君瑜知道老皇上應該是不打算近期改革,現在天下的局勢未穩,確實不是好時候。至於交際這事兒,顧君瑜想了下說:“等兒臣先觀察一段日子,再結交值得結交之人。”

老皇上未置可否,順口提了句:“你帶回來的那個沈笑倒是個人才,你要好好善用。”

顧君瑜倒沒想到老皇上對沈笑的評價這麽高,不過沈笑此人確實八面玲瓏,特別會察言觀色,揣摩人的心思。

兩父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一些時事,沿著禦花園賞菊。在一團菊花叢中,有一盆隨風搖曳的蘭花,與周圍綻放的菊花格格不入。

老皇上興致挺好,問顧君瑜:“不知這蘭花是什麽品種?開得挺香,花期還長,現在都快入深秋了,還能開放。”

“這個品種還沒有名字,適用黔州本地的建蘭和益州的春蘭雜交得到的,因其花開妍麗,比較容易養活,便送了一盆給父皇。父皇若是有雅興,可以為其賜名。”顧君瑜道,這盆蘭花應該是上次他讓戚淮給老皇上送來的。

老皇上果然來了興趣,“不說就叫它慈皇吧!”

顧君瑜不知道皇上取這名字的深意。

老皇上又問了一些雜交蘭花的問題,顧君瑜皆一一作答。

其實顧君瑜以前沒有研究過蘭花育種,不過他本是搞遺傳育種方面的研究,這點技術也難不倒他。

“皇爺爺!”兩父子正在禦花園散步,一個小包子朝他們這邊跑了過來。

“原來是咩咩。”

“皇爺爺,他是誰呀?”

“這是安王,你皇伯父,你不得無禮。”

那小孩兒趕緊甜甜地叫了一聲,顧君瑜對他點點頭,這小包子應該就是景王的世子。

做古代人成婚早,景王比他更早娶妃,如今這小孩已有三四歲。

原來景王妃帶著小世子進宮來看望貴妃,三四歲的小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趁著大人不備,就跑到禦花園這邊來玩。

這小世子也是一個很機靈的,跟在老皇上的左右,時常說出一些童言童語,逗得老皇上哈哈大笑。

走到一處秋千處,小世子想玩秋千,老皇上不肯陪他在這裏停留。那小世子又纏著安王,安王看他活潑可愛,便抱他到秋千上,耐著性子給他慢慢搖。

過了好一會兒,一個宮女匆匆趕過來,對皇上和顧君瑜作禮謝罪,帶著小世子離開。

老皇上別有深意地看著顧君瑜,“你和安王妃也成婚這麽多年了,你身邊也沒有別的女人,你們怎麽還沒世子?”

這話可把顧君瑜給難倒了,“可能小孩和我的緣分沒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