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朝(第3/4頁)

丁昭義一臉難看,趕緊打圓場說道:“龔將軍一向如此,還請王爺和諸位不要放在心上,下官也先行一步。”

丁昭義說罷,便匆匆去追龔浩宇,最後兩人到景王那邊停下。

蕭牧更是看得火大,“真是白眼狼!你說當初救這種人做什麽?”

蕭牧十分不解,龔浩宇這人眼睛都長到天上去了,他一直搞不懂顧君瑜為什麽要留下龔浩宇的命,當初就該在扶南把龔浩宇給除掉。龔浩宇此人回京後,最後還不是站到了景王那邊,如今龔浩宇手上握有兵權,這不給自己找了個大麻煩。

沈笑那雙狐狸眼似笑非笑,勾著唇說:“龔將軍本來就是這麽冷漠的人,他願意低頭打聲招呼就很不錯了。”

蕭牧不以為意,“你倒是很維護他。”

沈笑:“他那人雖然性格很不好,但不會背地裏來陰的,和他打交道省心。這一點,蕭大人你比不了。”

蕭牧正要反駁,顧君瑜道:“別鬥嘴了,走吧!”

景王完全沒有要和顧君瑜打招呼的意思,不過安王當初被廢掉太子之位,本就和景王有關系,這兩兄弟見面不打招呼,倒也沒人覺得奇怪。

今天的早朝主題就是圍繞著河陰的□□展開。

這件事是現在錦國最大的事件,河陰那邊原本就是靠著大河下遊,雨水量豐富,土壤的土質也比較好,若是遇上風調雨順的年頭,那邊便是魚米之鄉。

不過一旦遇上洪水,就會像今年這樣,到處都是受災的流民。

朝廷派去鎮壓流寇的官員至今還沒有消息傳回來,今年受災的區域有點廣,連帶著賦稅也會少收很多,如今還要開倉救人,官府和朝廷的糧食就顯得緊張了。

戶部那邊報了今年的情況,景王這邊的人又催著打戰要糧草,安撫受災的百姓也缺不了銀子和糧食。

老皇上問眾臣意見,眾臣面面相覷,私底下交換著眼神。

戚淮暗中看了顧君瑜一眼,見顧君瑜神色自若,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暗道安王現在變得越發沉穩了。

汪侍郎道:“既然攻打扶南時,用炮火便可將強大的扶南大軍打垮,皇上何不命人在造一些炮台?這樣我們也可以減少死傷,並盡快平定這一場流寇之亂。”

此言一出,大家都看向了顧君瑜。

“臣附議。聽聞那煙火便是用□□制造的,煙火的威力,大家也有目共睹,此物的制造之法當由朝廷掌管,方可造福百姓。”

這是在逼安王拿出□□的制造配方。

顧君瑜沒有做聲,權當自己耳聾了,景王那邊的人確實很在意□□這玩意。

“汪大人,我聽聞朝廷派了三萬精兵過去,就為了對付一群連飯都吃不起的流寇,如果這三萬精兵連一群流寇都拿不下,那我勸那帶兵的將領還是刎頸自戮吧,省得丟人現眼。”

那汪侍郎循聲看去,便見一個穿著四品武官服的青年挑著眉,輕挑又不屑的看著他。

“你……何出狂言?你不出力也就罷了,還在朝堂上冷嘲熱諷。”

“說句實話,怎麽就冷嘲熱諷了?本將駐守符陽時,可是以三千人馬幹掉了三萬向浩楠的叛軍。若是以此推算,三萬朝廷精兵,幹個二三十萬的流民應該沒問題吧?”

“狂妄之徒!此一時,彼一時,誰知你當時是何種情況?”

“向浩楠的叛軍有戰馬兵器,還有投石車、雲梯等,說起來我也很好奇,他一個五品武官,哪來這麽雄厚的財力和號召力,集結了三萬多的人馬,還偏偏挑扶南國騷擾我國境內的時候,同時出兵造反?我希望朝廷能夠重新徹查此案。”樓星承收起了臉上的那份玩笑,對老皇上認真說道。

“但真有此事?”

“此事千真萬確,當時臣回京,蕭大人帶著符陽僅有的兵力去對抗扶南大軍,致使符陽兵力衰弱,安王因此遇襲。若非臣及時趕到,符陽和安王爺皆危矣!”戚淮出列說道。

蕭牧、沈笑和裴鈞也都出來證實了此事。

“如此大事,你們當時為何不說?”汪侍郎道。

“臣曾有提及此事,不過為了確保證人安全,不至於再出現安成磊那樣的情況,臣沒有細說。”戚淮道。

這件事情戚淮其實上奏過朝廷,不過戚淮說得很籠統,只是稍微提及了符陽有內亂。顧君瑜的意思也是不想打草驚蛇,他們對外放出的消息是亂賊已全部斬殺。

所以這件事情沒有引起什麽轟動,如今再次在朝堂上提起來,也像一顆石頭投進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了不少浪花。

“證人在何處?”

“吏部的牢房。”

景王臉上的表情有點陰,汪太師也朝他們看了一眼,隨後說道:“既然符陽這件事情已經解決,請皇上按律法處置。眼下還是當以河陰的□□為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