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危機(第3/4頁)

沈笑亦不改神色,“王爺著眼於黔州一地,看不清天下局勢。身邊之人不勸王爺東山再起,卻任由王爺經商務農,讓王爺本末倒置,便是不作為。”

顧君瑜對他過於偏激的言論一哂,“那依沈公子之高見,我該如何做才稱得上對?”

“去年皇上召王爺回京,最後卻無疾而終,說明朝中大局,皇上亦無法完全掌控。王爺絲毫沒有危機感,卻忙於農耕,實乃不分輕重。”

“景王背後有汪氏一族,身邊有吳燕青、龔浩宇等幕僚,朝中大臣過半是汪太師的門生,如今他們掌控了兵權,王爺覺得自己身邊的人才與他們比起來,勝算如何?”

顧君瑜微微蹙眉,覷著眼前青年。

此人觀點過於功利,顧君瑜不太喜歡與這類人打交道。

不過,這些話雖不好聽,但有一點對方說得也沒錯——如果景王登基,按景王與原主的關系,他肯定沒活路。

顧君瑜上輩子過得順風順水,與人競爭皆是實力說話,用不上陰謀陽謀。

而今聽此人提點,倒有種迫在眉睫的危機感。

似是看穿了顧君瑜心中所慮,沈笑又道:“不過王爺此刻覺悟,為時也不晚。王爺現在遠離京師,所謂天高皇帝遠,朝廷對黔州鞭長莫及,此正是王爺招攬人才之機。”

“只有擁有了足夠強大的實力,才有追求心中理想的權利。不然,王爺的仁善之名,只會給你招來無妄之災。”

顧君瑜不置一詞,“沈公子之言,本王會好好考慮。多謝沈公子之曲,你彈的西洲曲比廣陵曲好多了。”

他沒再多停留,起身離開。

夜風迎面撲來,酒意也醒了。

顧君瑜忽然發現自己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他看過原書一些內容,潛意識裏認定景王會敗,不足為懼。

殊不知而今的情況和小說中的故事軌跡發生了偏差,每一步偏差帶來的結果都是未知的。

顧君瑜回到房間,躺在床上想了很久,直到天明,心中才漸漸有了想法。

沈笑此人是否真有能為,尚需觀察一段時間。

與其擔心未來將會發生的,不如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顧君瑜很晚才從床上爬起來,出門還正好遇見陸沉菀。

“王爺,終於睡醒了?”小姑娘笑得甜美,一張精致的小臉在陽光下顯得尤為明麗動人。

顧君瑜想起她昨晚撩人的姿態,內心滑過一絲波瀾,淡淡地嗯了一聲。

紅兒笑道:“王爺,王妃擔心了你一早上,還以為你生病了起不來,都想破門進去看你呢。”

陸沉菀嗔怪地瞪她一眼,“小丫頭別亂說,還不快去給王爺備早膳。”

“我這便告退。”

紅兒走後,陸沉菀上前問道:“王爺可有頭疼?”

“確實有些頭疼。”顧君瑜說,不過讓他頭疼的卻是沈笑昨天晚上的話。

“那你今天便在莊子好好休息,有什麽事可以給我說,我可以去做。”

“菀菀這麽可愛,我可舍不得使喚。”顧君瑜笑道。

“我和王爺說正事呢,懶得理你了!”陸沉菀紅著臉頰,背過身去。

顧君瑜低笑出聲,“我誇你可愛,你怎麽反而生氣了?那一會兒你和我一起去田間,讓我好好使喚,這樣可成?”

顧君瑜吃了早飯,便讓劉大去縣城找蕭牧過來,自己則和陸沉菀一起去處理樓星承帶過來的玉米種子、辣椒種子和西瓜種子。

其實早在清明之前,這些種子就該撒到地裏,不過因他在黔州耽擱了,便推遲到現在。

好在也不算太晚。

顧君瑜用處理過的灰土撒種,然後等發芽了再分株種到地裏,這樣存活率高一些,不用愁無法發芽。

中午,蕭牧、戚淮、裴鈞和樓星承都已到齊,顧君瑜給他們說了最近注意盯梢邊境線的問題。

當朝黔州便是邊地了,黔州再往南則靠近扶南的屬國,這些小國因資源匱乏等問題,也時常來犯錦國邊境。

考慮到手上的兵力問題,蕭牧提議將跟著安成磊造反的那些叛軍組織起來,戚淮也在考慮給江陵借兵的可行性,顧君瑜對這些沒有異議。

除了人力,物資也得好好準備,藥材、糧草、裝備等都至關重要,顧君瑜也同謝家溫家商量了物資問題。

如今他們都在一條船上,大家都沒有第二種選擇,只能齊心協力,一榮共榮。

除了忙著嫁接、育種等地裏的活,顧君瑜也在觀察沈笑。此人一直就住在莊子的那間客舍裏,他長袖善舞,倒是跟許多人都談得來。

除了那個晚上,顧君瑜再也沒有聽他彈過琴,也再沒有去找過他。

谷雨之後,冬小麥也成熟了。

顧君瑜將雜交的品種分裝,剩下的讓下人全部收入倉庫中。

現在市面上還能買到糧食,他們也得存一點存糧,這樣才能夠應變戰爭和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