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相知恨晚(第2/2頁)

顧君瑜謙虛道:“戚大人謬贊了,我既沾了此書的光,亦由此想法。不過書中記載顛覆世俗,我亦未曾應驗真假,冒然著書,恐招來是非。不若待我一一印證,再傳與他人。”

戚淮思之,也以為然,“還是王爺想得周到。”

不覺間,已到院門口。

顧君瑜這莊子原是當地一鄉紳人家,不過那鄉紳犯了事,便被官府抄了。這莊子多年未曾住人,恰好安王流放至此,才分派給他。

因多年失修,大部分房屋院落都徹底毀了,能住人的也就那麽幾間,都極為簡陋。

戚淮見之,也佩服安王的豁達。

京城太子府何等風光壯闊,安王如今身陷這般困境,住這種茅舍,卻無絲毫怨懟,能既來之則安之,實屬不易。

院中,陸沉菀正在教紅兒做針線活。

見到顧君瑜帶著陌生男人回來,陸沉菀和紅兒趕緊進屋回避。

顧君瑜原本還想給她介紹今天的客人,不料陸沉菀溜得這麽快,他只好作罷。

按時下規矩,家中來客人,女眷要回避,但顧君瑜不想用這種世俗去束縛陸沉菀。

戚淮見他的視線還停留在陸沉菀離去的方向,便笑道:“我一路走來,聽聞王爺與王妃感情深厚,看來這傳言非虛啊。”

顧君瑜收回視線,“她跟在我身邊,助我良多,若非她不離不棄,我只怕也生死難說,是我有欠於她。”

戚淮道:“王爺此話差矣!夫妻本為一體,何來相欠之說?王妃自是對王爺一片情深,才會不離不棄。”

陸沉菀確實是個好姑娘,不過她年紀太小,顧君瑜對她並無男女之情,只能回以親情。

他前世活了二十八歲,也曾考慮過自己未來的另一半,但絕不可能是個十多歲的小姑娘。

紅兒過來上了茶,戚淮疑惑道:“怎不見王爺身邊的仆人?”

戚淮以前雖與太子並無厚交,但安王流放時,有家仆一同被流放,戚淮也曾見過太子府上的人。

顧君瑜:“那些惡仆縱火燒了府邸,趁亂順走了值錢之物,哪還敢回來?”

戚淮聽得火冒三丈,罵了一通,又問:“王爺可有報官?”

顧君瑜:“官府倒是來看過,不過卻無後文,大火後我亦病得不省人事,最後不了了之。”

戚淮氣血上湧,“王爺且放心,此事我既知曉,定不會坐視不理。”

顧君瑜見好就收,並不對此事表現太多的執著,只道:“戚大人遠道而來,卻盡聽我這些糟心事,實在失禮。不知戚大人怎突然來黔州?”

戚淮又將自己被貶之事說了一通,也說了許多京中之事。

這一寒暄,很快就到了午膳時間。

陸沉菀與紅兒過來上飯菜,顧君瑜見狀上前接過陸沉菀手上的湯碗。

上好了飯菜,陸沉菀便要退下,顧君瑜道:“你也坐下一起吃,我們是一家人,不用再另起一桌。”

說罷,他又讓紅兒再添一副碗筷。

在時下,家中有客,女子不能上桌,但顧君瑜不想把這種不平等的陳規套用在陸沉菀身上。

陸沉菀一時詫異,戚淮見狀笑道:“王爺所言極是,王妃若這般客套,倒是戚淮打擾了。”

“戚大人言重了,你能來,王爺分外高興。”陸沉菀這才挨著顧君瑜坐下。

戚淮好杯中之物,顧君瑜不好冷落客人,只得陪飲。

三杯下肚,戚淮的話更多。

陸沉菀拿起酒壺,正打算給顧君瑜倒酒,顧君瑜接過手,“你吃你的,不用管我們。”

戚淮豪爽笑侃:“王爺真是個會疼人的,我自愧不如,難怪拙荊常怨我笨。”

陸沉菀面皮薄,羞紅了臉。

顧教授面不改色,“世人皆知戚大人與夫人伉儷情深,怎反調侃我呢?”

戚淮大笑,繼續與顧君瑜推杯把盞。

“認識王爺多年,卻不曾與王爺深交,亦不知我與王爺竟如此投緣,真真是相知恨晚。”

酒過三巡,兩人皆有些微醺,戚淮吐露真言。

顧君瑜道:“如今相知亦不晚。我落魄至此,還能得戚大人已知己相待,也是一大幸事。”

這頓飯戚淮吃得盡興,喝得暢快,飯後便去客房睡了。

顧君瑜也有七分醉意,躺在太師椅上閉目養神。

陸沉菀端著醒酒茶進來,輕輕喚醒他:“喝點醒酒茶吧,喝了沒那麽難受。”

顧君瑜緩緩睜開眼,“嗯,謝謝。”

他伸手去端陸沉菀遞來的茶水,不過醉酒之人行動笨拙,在碰觸到陸沉菀指尖時,那茶杯在他手上晃了晃,灑了不少在他領口。

茶水沿著半敞的領口往下流,陸沉菀趕緊拿手絹替他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