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

楊士奇所言倒不是全是假的,楊士奇對朝政並沒有多少眷戀了,特別是皇帝漸漸長大,越來越有主見了。

楊士奇是何等聰明人,哪裏不知道什麽時候該功成身退。他與皇帝之間的情分,會隨著兩人之間的政治摩擦一點一點消磨掉。

楊士奇活不了多久的人了,想得更多是給子孫留下一些政治資源。

而在大明最大政治資源是什麽?是簡在帝心。

楊士奇敏感感受到,隨著朱祁鎮手中權力的增長,他留得時間越長,就越討不了好,甚至還會遺禍子孫。

自然有求去之意。

但是想求去,卻不是輕易能走的。最少太皇太後不會輕易放行,朝中的事情也是一件接著一件來。

哪裏是說走就能走的。

正因為如此,楊士奇這一招以退為進,讓朱祁鎮抓瞎了。

朱祁鎮越發明白,其實對付一個人比對付滿朝文武輕松,對付一個沒有野心的老人,比對付一個揣摩不清楚的新首輔輕松。

更不要說楊士奇雖然老,但是在主持政務上,滿朝文武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勝得了。

所以朱祁鎮對楊士奇的態度,從剛剛登基的敵視,甚至想要掀翻,發展到現在,想將楊士奇用到老。

楊士奇還是能夠壓服百官的。

朱祁鎮立即說道:“先生,錯會朕意。朕的意思是,朕雖然有這個計劃,但是先生乃老臣,數次跟隨太宗北伐,熟悉塞外山川走勢,卻不知道朕這個計劃行不行?”

楊士奇說道:“陛下,臣只看了一眼,哪裏能看出來多少端倪,不過陛下如果願意試一試,就試一試吧,不過,這路線卻不許太長,最多不過百裏。只是戶部錢糧不足,聽說門頭溝煤監每歲錢糧近十萬兩,莫不如——”

楊士奇其實並非看不來這馳道的好處。

古代運糧都是怎麽運的,雖然有馬車,但是那馬車一般都是跑不起來的,因為道路並不允許,古代大部分道路的通行能力,都不是太行的。

這種運輸能力的提高,不管是對軍事上,還是對內政上都有極大的好處,別的不說,單單是每年節省的運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所以,楊士奇縱然並不是多信任,眼前這個馳道體系的,但是也願意嘗試一二。

朱祁鎮聽楊士奇如此說,就知道站不到什麽便宜了。說道:“好,既然如此,朕就令曹吉祥負責此事了。”

楊士奇說道:“陛下何須如此?老臣已經見到了劉定之在此處,陛下之意莫不是用劉定之,臣也覺得極好,劉定之是陛下親點的狀元,將來定然有入閣的那一天,正是要多加鍛煉,以備來日,此事還是讓劉定之負責吧。”

朱祁鎮心中有些氣悶。心中一個勁覺得自己沉不住氣。又著了老狐狸的道。

是的,朱祁鎮將楊士奇叫過來的本意,就是想讓這已經成型的馳道,有一個試驗的機會,畢竟,這馳道乃是一個體系。不僅僅是幾輛車,兩根木軌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只能在使用之中發現問題。

朱祁鎮將劉定之叫過來,自然也有讓劉定之負責的意思。

正如楊士奇所言,劉定之乃是朱祁鎮親手點的第一個狀元,是天子門生,如果非要再加一個形容詞的話,那就是天子門生之中的大師兄,苗根正紅,對朱祁鎮忠心耿耿,朱祁鎮一開始就對劉定之很看重,看劉定之的履歷就可以看出來。

是從一個養馬小官,一步步走了上來。

可以說對地方情弊,了如指掌。

也許別人不懂朱祁鎮的心思,覺得朱祁鎮薄待劉定之,但是楊士奇哪裏看不明白,這哪裏是薄待,根本就是培養宰輔。

狀元授官一般就是六品,但是劉定之卻是軍中,馬場來回打轉,哪裏有苦,卻哪裏,混了兩三年,才混到了六品大興知縣。但是履歷紮實之極,將來內閣有望,絕不是說說。

朱祁鎮讓劉定之來,其實有三個意思,一是想讓順天府出錢,因為順天府在於謙進行過改革之後,也算是一個有錢的衙門了。二來,就是想讓劉定之負責這一件事情,因為馳道算不了與馬打交道。

朝廷其實並不缺馬,但缺的是戰馬。

北直隸,山東,河南,等地朝廷寄養在百姓家中的馬匹有數十萬匹之多。大多不堪征戰之用,但是如果用來拉車,想來是不錯的。

而劉定之之前在太仆寺待過,熟悉養馬,用來負責這一件事情,再好不過了。

其三,就是想讓劉定之在楊士奇面前露一下臉。

畢竟朱祁鎮的計劃之中,楊士奇最少還要在內閣首輔位置上待上幾年,劉定之遇見一些事,也不能直接來找朱祁鎮。

這不合適。

所以朱祁鎮引薦給楊士奇,想來楊士奇人老成精,定然會照顧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