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

夏天在朱祁鎮的忙碌之中,悄悄的過去。曹吉祥更是跑斷了腿,在門頭溝與京師之間來回。

當秋天即將到來的時候。

宮中很多地方爐灶都改了。

改用朱祁鎮提議的煤球爐。

當然了,朱祁鎮提出的僅僅是一個模板而已。在能工巧匠的發揮之下,這個模板變幻成不同的樣子。

甚至下面的人都拋棄了朱祁鎮提出的圓柱體,中間十二個眼的煤球,而是用球形的煤球,將煤球這兩個字,落在實處。

原因無他,就是為了方便一點。

當一切都安排好了,朱祁鎮的生活就恢復到了往常一樣。

只是這一日,朱祁鎮正在上課,卻聽王振來見,說道:“太皇太後召陛下去文淵閣。”

朱祁鎮一聽文淵閣,立即意思道是去內閣。

太皇太後與內閣倒不是不見面。

畢竟不管太皇太後與楊士奇他們都老了,又有什麽閑話好說。

只是太皇太後平素不去內閣,一般僅僅是看折子而已。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讓太皇太後立即召他去內閣。

朱祁鎮立即起身,問王振說道:“王大伴到底是什麽事?”

王振說道:“西虜寇邊。”

朱祁鎮聽了一驚,立即向王直行了一禮說道:“先生——”

王直不等朱祁鎮說完,就說道;“陛下去吧,國家大事為重。”

文華殿與文淵閣相隔並不遠,朱祁鎮從文華殿後門走出去。一邊走一邊問道:“到底哪裏出事了?”

王振亦步亦趨的跟在朱祁鎮身後,說道:“大同。而今還沒有一個結果。只是大同那邊已經交上手了。”

朱祁鎮心中有些著急。正欲快些走,卻見一個女官站在前面,見朱祁鎮來了連忙行禮說道:“陛下,太皇太後有令,陛下需緩行。”

朱祁鎮一聽,頓時明白了。

大同雖然距離北京不遠,但是這個時代,說不定那邊勝負已分,不過是消息沒有傳來而已。而且不管是勝也好,敗也好。

他而今不管是著急也好,不著急也好,兩邊都沒有任何關系。

反而不如莊重一點。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緩緩的走了過去。

區區一段路,就走了一刻鐘左右。

朱祁鎮來到內閣的時候,外面立即有太監喊道:“陛下駕到。”

文淵閣之中的臣子,以三楊,胡濙,張輔為首,跪地迎接。朱祁鎮見進了門,先向太皇太後行禮,隨即在太皇太後東邊的椅子上坐下來。

此刻正位之上,太皇太後與朱祁鎮並列而坐,太皇太後在西,朱祁鎮在東。下面的臣子才紛紛起身。

朱祁鎮說道:“諸位先生,都是三朝元老,還是坐下議事吧。”

楊士奇謝恩之後,方才坐定。

朱祁鎮說道:“朕問軍情急報,卻不知道情況怎麽樣了?”

楊榮出列說道:“大同急報,韃靼入寇,具體情況尚且不清楚,不過臣等已經擬定,挑選軍中精銳四千騎,令黃順領著支援大同。”

“大同乃塞上重鎮,富有甲兵,再有京營精騎在,足以令韃靼不可越長城而南。”

“只是,臣擔心大同之事,僅僅是一個開始,韃靼想趁著我朝易主之時,趁火打劫。”

“今年防秋之事,就分外艱難了。”

朱祁鎮心中一動,暗道:“韃靼,想要試探一下我這新君如何?”

“既然如此。”太皇太後淡淡的說道;“從京營之中,抽調精銳,增援各鎮,傳令下去,各鎮謹守城垣,待敵自退即可。”

朱祁鎮心中有些不舒服。

理智讓朱祁鎮知道,太皇太後的辦法,或許有些不好看。但是卻是而今最好的辦法。

宣宗皇帝在位,與他朱祁鎮在位,是兩種不同的震懾力。

而且幼主在朝,數十萬京營,既是大明最強武力,也是禍患之端。

為了將京營握在手中,太皇太後可是下了很大的工夫。即便如此,她也不覺得第萬無一失了。

所以,能不動用京營就不動用京營。否則陳橋兵變之事,不可不防。

在不動用京營的情況之下,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臣等遵旨。”楊士奇等人說道。

隨即他們就擬旨,當然了這旨意出來是聖旨。畢竟朱祁鎮也列席了。

太皇太後隨即問道:“英國公,我久不問兵戈,這方政,可以信任嗎?”

張輔說道:“秉太皇太後,方政乃老臣舊將,靖難中為濟寧衛千戶,太宗南下,帶兵從之,後為都督僉事。後隨老臣功安南,數有戰功,乃是老將功臣,最為穩妥。請太皇太後與陛下放心,有方政在大同,定然不會讓韃靼越長城一步。”

太皇太後微微一笑,說道:“有英國公做保,我自然是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