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番外大秦五帝之仁帝喬松1(第2/3頁)

最後,他的婚姻大事還是父母解決的。

相親很多次,但多次互相篩選後,喬松最後選定了自己的老同學。

因為她可以配合喬松的行程,跟著他到世界各地去。

她是最適合自己的人。

也是最適合大秦皇後這個身份的人。

再加上皇後性子雖然守舊,卻很清楚自己皇後身份背後該擔負的責任,而為了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皇後也付出了很多。

兩人互相陪伴幾十年,細水長流地相處,倒也處出了幾分感情。

喬松偶爾甚至覺得,他與皇後二人以後若坐上了那至高無上的位置,許是也能承擔那個位置的責任,而不讓所有人失望。

可即便如此,他也從未想過會在父皇在世的時候登上皇位。

但他又沒辦法拒絕。

不僅僅是因為他無法違逆父皇的意思,也因為母後說的話——

“你父皇在鹹陽城內生活太久了,都沒怎麽出過遠門,如今年紀大了,也到了可以四處轉轉的時候了。”

喬松覺得,自己沒辦法阻止。

於是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與嬴政強硬且帶著幾分獨斷專行色彩的行事方法不同,喬松更願意放權,更願意合作,更願意與大臣一起治理天下。

他就像是狼群裏面的頭狼,雖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卻也會聽取其他人意見,就像是狼群狩獵一樣,他更希望大家都付出所有,一起盡全力合作治理好這個國家。

“我知道自己是比不上父皇的,他那樣的人物也許幾千年也就出那麽一個。但我一個比不上,和諸位大臣一起加起來應當是能有父皇一半能力的。”

在這樣的想法下,喬松與諸位大臣的關系變得融洽起來。

嬴政在位時,大家都不過是最純粹的上下級關系,不但上朝時候大殿內氣氛緊繃,就連平日在自己的辦公地點處理公務時,大家也都繃著一根弦。

喬松與大臣的關系有時候會更像朋友,他甚至會在上朝的時候,因為意見不合與大臣吵起來。

但吵過之後,他與對方就會恢復以往的相處模式。

皇帝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朝中風氣,進而影響到官員們的做事方法。

喬松的溫和,難免也讓整個朝堂的氣氛都變得松弛起來。

而緊跟著的,就是國家發展的放緩。

經濟發展放緩,科技進步放緩,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放緩……

知道後世發展的人當然知道這其實是一件好事,雖然各方面的發展都放緩了,但百姓的幸福感其實是提升了的,手裏有余錢的大家也有了花錢的興致。

而這些前,大部分都花到了文娛方面。

其他方面放緩了,文娛方面的發展卻開始飛速發展起來,這段時間很是湧現出了不少後世大名鼎鼎的藝術家。

但喬松不知道啊。

他能看到的,是除了娛樂方面繼續蓬勃發展外,其他方面的發展都放緩了腳步,甚至一部分發展陷入了停滯。

身處局中的喬松不禁懷疑自身能力,甚至為此開始失眠、焦躁、掉頭發。

但偏偏,他還不能讓人知道自己的焦躁。

他是皇帝,必須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不然他的一絲絲情緒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大臣,進而影響到百姓。

喬松的壓力比山大,皇後卻完全無法理解。

兩人大吵一架後,皇後在氣頭上說了離婚,並當場拉著喬松去辦了離婚手續。

他成了有史以來,第一位離婚,還是被離婚的皇帝。

這個消息很快如燎原之勢,傳遍了整個世界。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皇帝離婚了。

這時候風氣雖然開放,但家庭還是很讓人看重的,若是有一個成功的家庭,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更好點。

更何況喬松還是皇帝。

有些人甚至說,始皇陛下那麽霸道專政的性子太後都沒和他離婚(嬴政:……???),皇上脾氣那麽溫和卻讓皇後提出了離婚……

他不會是做了什麽對不起皇後的事吧?

喬松壓力本就大,在這流言紛擾中愈發徹夜難眠,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變得很差。

他本來想找皇後求復合——

他知道以皇後的性子,只要自己對當天的口不擇言認真道歉了,皇後肯定會原諒他,會與他復合。

但思考後,喬松卻放棄了。

那時候的輿論情況,若是傳出二人復合的消息,只會平白多出一個陷入流言紛擾的人。

好在這時候,父皇與母後得知消息,給他打了電話回來。

“這是好事。”

喬松至今,仍能將父皇當日所言一字不漏地復述出來。

“我提前讓你登上皇位,不僅僅只是因為我不想當皇帝了,也不僅僅是因為你如今的年紀是最適合當皇帝的時候,也因為如今的大秦,已經不適合我的執政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