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3頁)

如衛遜所言,長勢良好。

趙馨蹲下抓了把土起來,土質確實比旁邊每種苜蓿的土壤顏色要深一些。原本的土是淺黃色,一看就沒啥肥力,但種了苜蓿的那些土壤已經變成了褐色。

“多留一點兒種子。”

“這是自然。”

從農莊離開之後,趙馨的腦子裏一直想著那些孩子的身影。

她第一次帶著嬴小政出來的時候,這附近的孩子別說是讀書認字了,幾乎都看不到他們的人影。

因為沒有足夠衣物蔽體,許多孩子都只能待在床上。

而現在,那些孩子不但都有了保暖的衣服,他們的家長甚至有了讓孩子讀書的想法。

飽暖之後才會思□□,顯然農莊附近這些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已經可以做到溫飽,甚至有了少許余錢,才能生出旁的心思。

原因很簡單,因為呂不韋與嬴子楚帶回來的種子。

農莊是第一個試驗點,確認種子的種植辦法後,第一批試種的百姓必然不會少了農莊附近這些經常接觸的人。

所以他們的生活水平,在這短時間迅速提高了。

而從這些人身上,足可以窺見整個鹹陽的生活水平,甚至是兩三年後鹹陽之外那些地方的百姓的生活水平。

趙馨忍不住思考,是不是可以開始培養屬於秦國自己的人才了?

秦國必須有足夠的人才儲備,才能在統一後,有足夠的管理人員,以及負責推廣秦律政令的基層官員與小吏——

君不見,嬴政前世說是統一,但很多地方的管理人員其實還是各國本地人,下面的人陽奉陰違,對秦國消化地方非常不利。

但又沒辦法,誰讓秦國之前不重視文教,國內沒多少足夠可用之人。

之前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沒到,所以沒辦法發展教育。

但現在,生活水平到了啊。

趙馨正想著,下一個目的地就到了。

玻璃坊。

她下馬車後,直接去了相裏悟辦公的地方。

相裏悟得知她來,趕緊出來迎接,等人坐下後,他才笑著開口:“太後今日不來,下官許是也要進宮一趟。”

趙馨看向相裏悟:“有事?”

相裏悟點頭:“是武器坊那邊的事,下面的人采礦,將磁礦當做鐵礦帶了回來。下官想問,那些磁礦是否要全部做成司南?”

司南,也即是如今的指南針。

趙馨愣了下,驚喜地看向相裏悟:“帶回來了多少磁礦?”

磁鐵,可以發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