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4頁)

他本就是介意與趙馨大半年沒聯系,覺得趙馨不在意自己,如今心結說開了,知道是自己誤會了趙馨,他自然不會再生氣。

兩人和好如初。

但說著說著,趙馨突然意識到了不對:“我記得,無論是這個羊絨枕頭,還是馬蹄鐵和馬鞍,都是我到雍城後的前兩個月送回來的禮物?”

按照這個遺失率,前兩個月怎麽可能全都送到?

後面的又全都沒送到?

這得多小的概率,才會發生這麽巧的事?

趙馨心裏有了些許猜測。

嬴小政只是在趙馨面前才這麽小孩兒心性,他本人的智商還是很高的,聽了趙馨的話後,也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對之處——

若是阿娘沒說謊,這件事確實有點兒奇怪。

母子二人面面相覷,都有些鬧不懂。

直到,趙馨的視線落在馬蹄鐵與馬鞍上面,腦中靈光一閃,突然意識到了什麽:“崽啊,你還記得,之前我們在軍營的時候,軍隊的馬匹有沒有馬鞍與馬蹄鐵這兩個東西?”

時間過去太久,趙馨有些記不清了,也擔心自己記錯了。

但嬴小政過目不忘,肯定不會記錯。

嬴小政回想片刻,搖頭:“兒子記得,沒有馬蹄鐵和馬鞍。”

破案了!

趙馨一臉恍然:“若是我沒有料錯,我之前送給你的禮物,應當是被你曾祖父截走了。”

“!!!”

嬴小政:“為什麽?”

趙馨看著兒子震驚的表情,摸了摸他的頭:“大概是因為,馬蹄鐵與馬鞍意義重大?”

她笑了笑,讓嬴小政坐到自己身邊,“馬鞍可以幫助騎兵更好駕馭馬匹,也讓他們在馬上動作變得更容易;馬蹄鐵可以保護馬掌,減少馬掌磨損,延長馬匹在戰場上的服役時間;馬鐙可以幫助士兵更好地上馬……”

嬴小政最近在學政治,學軍事,學民生……

學各種當秦王所需要的知識,可這些知識都是廣袤而籠統的,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秦王嬴稷並不會事無巨細地告訴他。

他想知道就得自己學,或者以後接觸到相關事情後再深入了解。

畢竟秦王只需要負責整個國家,只需要大方向上了解不出錯就行了,細枝末節的事情自然有下屬去了解去做。

就像是馬匹損耗的原因,就不在秦王嬴稷的教導範圍之內。

而趙馨前世也學過騎馬,但比起後續接觸的摩托、貨車、裝甲車,學過的坦克、汽艇、戰鬥機,區區戰馬馳騁的速度,實在無法讓她覺得刺激。

何況她這輩子都沒真正走入軍隊。

馬鞍與馬蹄鐵尚未在戰國出現的事實,趙馨是真的一點兒也沒意識到。

就像之前嬴小政忘記梯田並未在秦國出現一樣,趙馨同樣因為經驗主義而忽視了馬蹄鐵在戰國時期尚未出現的事實。

她也不可能在每次送禮之前,都搜索一下禮物出現的年代不是?

說來,趙馨會想到送一副馬具給嬴小政當禮物,還是因為離開鹹陽之前,與白起聊起嬴小政以後的課程時曾聽他提起,過不久就要教嬴小政學習騎術。

好馬配好鞍,她當然想送一副更好的馬具給嬴小政。

而送馬蹄鐵,則是為了湊整。

不然一整副馬具就缺了馬蹄鐵,總覺得少了點兒什麽——

事實上嬴小政學習騎馬的馬匹,是一只精挑細選的小馬駒,暫時還不需要釘馬掌(馬蹄鐵)。

而趙馨也從嬴小政口中,猜到了馬具引起秦王嬴稷注意的過程。

嬴小政打從趙馨離開鹹陽後,就一直非常思念她,得到禮物後便下意識地想要拿出去炫耀。

但枕頭太私密,不好拿出門。

倒是後來送到的馬具,正好可以安裝到他剛得到的小馬駒上。

於是白起就有幸見到了,一匹裝扮一新的“豪華馬匹”。

白起是誰?戰國四大名將,也許對政事不敏感,但對戰場上的所有細節絕對如數家珍,對可以影響到戰局的細節更不可能忽視過去。

見到嬴小政馬具的第一眼,他就意識到了馬鞍馬鐙的作用。

尤其是馬鞍,簡直讓他驚為天人。

於是他在征求了嬴小政意見後,便果斷叫來下屬研究馬鞍、馬鐙等馬具,準備復制下來,在軍隊全面推行。

嬴小政見自己阿娘送的禮物這麽受重視,也覺得與有榮焉,於是提到了馬蹄鐵。

馬蹄鐵比馬鞍作用更大,一下就引起了白起注意。

偏偏馬蹄鐵構造簡單,白起瞄一眼就知道其中原理,於是毫不意外地記了下來,與馬鞍一起推行到了軍隊。

但在推行之前,白起肯定是要告訴秦王嬴稷的——

畢竟推行馬鞍馬蹄鐵肯定要錢,而要錢,需要秦王嬴稷批準。

嬴小政:“……武安君征求曾祖父意見的時候,我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