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未來(第2/3頁)

不過張玨沒擅自答應,他對此很不好意思:“抱歉,我是高三的學生,今年六七月就要準備高考了,能不能去商演玩,還要看我媽答不答應。”

大家對此抱以理解,大衛.卡酥萊拍拍他的肩膀:“一邊備考一邊準備奧運,居然還能把技術恢復得那麽好,你也挺了不起的,我記得你成績不錯吧?。”

外國魚苗們也曾經說過,張玨是那種成績很好的學霸。

張玨尷尬:“還好啦。”

其實為了冬奧,他的成績下滑不少。

大衛微笑起來:“有書讀是好事。”

大衛的父母都沒了,花滑又燒錢,大衛只能靠做極限運動視頻來賺土豪的打賞錢,大學那邊也只能休學,幸好這賽季他拿了個不錯的比利時本土零食的代言回了一波血,下半年也要回大學繼續念書了,曾經一度失學的他無比珍惜這個機會。

接著大家又聊起花滑男單的未來,毫不誇張的說,坐在這裏的運動員們,分別代表著花樣滑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們的想法也能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花滑男單未來的走向。

伊利亞堅定地說:“四周跳是男單未來的方向,是男人就要上四周,所以在未來幾年,大概會有選手陸續攻克新的四周跳,比賽裏的四周數量也會越來越多。”

畢竟,之前頂級男單的自由滑節目裏通常是放兩個四周,但是現場就有一個人打破了這項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可見競技運動的難度總是在不斷發展,想要不被時代落下的話,就必須跳出更多四周。

四周跳。

麥昆補充:“但裁判更青睞穩定的運動員,如果你的穩定性不夠,那麽哪怕你有能力往節目裏塞五個甚至六個四周,恐怕也比不上能clean三個四周配置的選手。”

穩定性。寺岡隼人:“花樣滑冰是冰上的藝術,不管技術如何發展,我們不能忽視表演的重要性,而滑行以及上肢柔軟、表情的控制只要過關,表現力就不會差到哪裏去。”

藝術性。

對於這些眼高於頂的頂級運動員來說,如果這個時代必須要出一個可以統治賽場、讓他們心服口服的霸主級運動員的話,就必須滿足他們提出的要素,否則那家夥就算不得王。

上一個時代算是瓦西裏、麥昆雙王爭霸,他們綜合能力都不差,只是一個更擅長技術,一個跟擅長藝術,外加馬丁和謝爾蓋時不時也爆個種。

至於下一個時代的話……新生代裏完美契合他們提出的期盼的人,不止一個。

大家不著痕跡的瞥正在教伊利亞玩打手手遊戲的仙男一眼,又看看捧起自帶大麥茶的寺岡隼人。

這三個人雖然賽場上誰也不讓誰,賽場下的關系還真是夠好的。

瓦西裏還記得自己年輕的時候和麥昆可是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各自去對方的主場比賽時都會聽到噓聲,那叫一個嘖嘖嘖,也就是現在年紀上來了,他們才握手言和。

唯一讓人憂慮的就是這三個人都有因傷病休賽的歷史,有句老話說得對,運動員最大的敵人從來都是傷病,這三個人到最後,怕不是除了實力還要拼身板。

伊利亞推推張玨:“tama醬,你覺得作為一個男單,最重要的是什麽?”

張玨想了想。

“唔,當然是不斷進取的心了?不管當前時代的頂級運動員是什麽水平,作為後來者,我們絕對要展現比前人更強的實力,就像我們的後輩也必須要比我們強。”

“如果後來者實力不足,只是因為老一輩的運動員年老體衰才能取得勝利的話,那老將也只是敗給了歲月而已,純爺們就是要硬碰硬,用實力分高下啊!”

他們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不斷追逐新高,提高這個項目的極限,讓花樣滑冰一直精彩下去。

通過他們的表現,前輩們心中各有思量。

出身戰鬥民族的伊利亞反而是性格最寬厚的,而且出身鮑裏斯門下,屬於系出名門的溫厚太子爺。

寺岡隼人是教練含辛茹苦培養出來的日本男單希望,看似溫和實則冷厲。

張玨則是整個花滑項目親眼看著從小小一只長到現在這麽大的孩子,敢拼敢闖,攻擊性最強,天賦可能也是最高的。

除此以外,還有堅韌的大衛、繼承馬丁意志的亞裏克斯、北美的兩個天才……

有他們在,花樣滑冰的未來真是讓人期待啊。

之後他們再用一個喝了一半的水瓶轉圈圈,玩了一場真心話大冒險。

張玨倒了大黴,他先是選真心話,然後不得不曝光自己被教練揍的次數(多到記不清)、有沒有喜歡的人(單身兩輩子了)、張俊寶的胸圍……

最後一個問題是大衛問的,張玨瞪著他,緩緩吐出一個數字,全場倒吸一口涼氣。

張玨清清嗓子,拿過麥昆沒喝完的汽水瓶:“別說是我透露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