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信心(第2/3頁)

他不知道的是,身為一個深受生母基因影響,從會走路開始就擅使桌腿折凳的戰鬥天才,如果是中二期的張玨被人叫小蛋的話,早就已經直接動手了。

同在熱身室的崔正殊、亞裏克斯、尤文圖斯等人也莫名其妙,這寺岡隼人是幹了多無良的事,才會連jue這種見人就笑的小寶寶黑臉的?

男單自由滑開始之前進行的是雙人滑的自由滑,兔村的雙人滑是強勢項目,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花滑教父孫千改良了本國的跳躍技術,使得中國雙人滑的拋跳格外飄逸美觀,具備巨大的技術優勢。

黃鶯和關臨作為中國式拋跳技術的嫡傳自然技術精妙,加上女伴身材嬌小纖細,男伴雖然個頭不高卻勝在努力,年紀輕輕就練出一身紮實的腱子肉,兩人自小搭档又默契十足,在場上配合無間,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們會是雙人滑項目的明日之星。

張玨還在啃香蕉的時候,這兩個初入青年組的小將就登上了世青賽的領獎台,拿下一枚銀牌。

帶隊的馬教練略有些遺憾:“可惜了,離冠軍只差3分。”

沈流站在旁邊安慰道:“他們的表演很有靈氣,裁判給的表演分並不低,好好打磨,明年肯定是能奪冠的。”

馬教練微微一笑:“我知道,他們從不讓我失望。”

如無意外的話,中國雙人滑的下一代就要靠這兩個孩子扛大梁了。

他呵呵笑著:“說來也奇,黃鶯13歲,今年才進青年組,張玨也是13歲,他們都小,但身上那股勁連很多成年組的都比不了,後生可畏啊。”

其實也是成年組沒人了,才會讓兩個小將凸顯出來,不過看到他們的身影,沈流和馬教練的確都心中安慰。

未來就看這群孩子的了。

而在雙人滑的頒獎典禮結束後,工作人員先上冰補冰,接著整冰車上冰。

在整冰

的背景音中,男單自由滑的第一組選手已經抵達候場區。

毫無疑問,這群孩子們的水準有限,大多數都以3 2為主,滑行和表演都青澀得很,但也不乏亮眼的節目,其中一個哈薩克斯坦的孩子便讓人眼前一亮。

沈流仔細的看著場中比張玨高不了多少的少年,又轉頭去看屏幕。

“這小朋友跳躍能力不錯,33連跳節奏感很好,他的名字是……哈爾哈沙.戈洛夫金,也是才13歲的年紀?”

青年組限定13歲至19歲的青年運動員參賽,但在男單之中,自然是已經十六、七歲的技術更成熟,張玨那種才升組就進國際比賽拿牌的屬於越級打怪的天才。

同理,其他13、14歲就能上世青賽的,肯定也是在來這個賽場前已經先把國內13至19歲的其他男單贏了個遍。

馬教練吐槽:“看他的姓氏我還以為又是個俄羅斯人呢。”

但哈爾哈沙本人看起來更像是典型的中亞遊牧民族的後裔,膚色偏深,但從細窄高挺的鼻梁、偏深邃的輪廓來看,他恐怕也有斯拉夫的血統,鑒於俄語也是哈薩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之一,兩國交情不錯,這孩子應當是個混血。

沈流疑惑:“以他的實力,如果參加大獎賽的話,應該也能上個分站賽的台子,不知道為什麽我們都沒看到過他。”

而哈爾哈沙在結束比賽到達kiss&cry時,教練rua了把小夥子的頭,欣慰的點頭。

“恭喜你,哈爾哈沙,看來你已經徹底擺脫了骨折的影響。”

哈爾哈沙面露笑意:“是啊,照這樣下去,在下個賽季開始前,我一定可以恢復3A。”

可惜他在短節目因為賽事經驗不足出現了失誤,否則哈爾哈沙是有信心沖進最後一組的。

哈薩克斯坦小夥成為了本屆世青賽的最大黑馬,其總分201.5在排行榜的最高處待了許久,直到倒數第二組的安格斯.喬,出場,他才終於被擠到了第二。

但人們都知道,無論是哈爾哈沙的第二,還是安格斯.喬的第一,都只能是“暫列”。

真正的強手還在後面沒有出場呢。

沈流看向選手通道,就看到六名選手在主教練的陪伴下,走到了候場區。

除了熟悉的張玨、伊利亞.薩夫申科、寺岡隼人、亞裏克斯、崔正殊外,第六名出場的則是亞歷山大.波波夫,一個17歲的俄羅斯男孩,黑發藍眼,英俊非常,和俄羅斯著名連續劇《情迷聖彼得堡》的男主斯特拉霍夫有幾分神似。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張玨沒有跑來滑冰的話,波波夫將會在未來十年裏,和伊利亞並列花滑圈的兩大鎮圈帥哥。

而在世青賽,賽事主辦方根據選手的短節目排名來安排出場順序,短節目排名第六的波波夫將在最後一組的第一位出場。

音樂響起的那一刻,張玨回頭:“是《波萊羅》啊。”

波波夫的節目給人一種很重的芭蕾味,事實上,編舞大師貝嘉的確以此曲創作了一支震驚舞蹈界的現代芭蕾,而巴黎歌劇院的大神級男舞者尼古拉斯在42歲那年,就是以這支舞作為自己的退役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