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巨大的誠意(第2/3頁)

整天裏強調,大家的壓力也很大啊。

略略一頓,陳耕接著說道:“貴方的誠意十足,我沒什麽好說的了,我就再提兩個要求吧。”

“您說,不管您有什麽要求,我們都可以討論。”張大佬急忙道,只要陳耕願意將項目放在巴蜀,其他的什麽都好說,什麽條件都可以商量。

“為了滿足這個化工基地對原材料和成品運輸的需求,能不能給我們的廠區接一條鐵路?”陳耕問道:“我看了一下,距離二號地塊最近的一個火車站似乎只有不到10公裏,距離三號地塊最近的火車站似乎也只有不到15公裏。”

不等陳耕說完,巴蜀省方面的領導們就集體一拍腦門:怎麽就把這個給忘記了?這麽大的一個基地,確實是需要專門介入一條鐵路專線!

整個基地建成之後,年產尿素50萬噸,年產合成氨29.5萬噸,這就是大約80萬噸的成品,除此之外,還需要更多的各種原材料、其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煤,這些算下來,單單這個基地每年各種成品和原材料的吞吐量就不低於200萬噸。

而一輛載貨貨車的載重量也就5000至6000噸,這也就意味著差不多每天都需要有一列滿載的火車開進或者開出項目基地,如果單靠汽車,根本滿足不了相應的運輸要求。

“沒問題!這個絕對沒問題!”張大佬立刻說道:“鐵路的問題您不用擔心,我以巴蜀省Z府負責人的名義向您保證,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太感謝了,”陳耕向張大佬點點頭:“至於第二個條件,就是考慮到其中相當一部分產品需要走水路,我們想要在合適的地方建設一個自備的碼頭,然後再修一條從廠區到碼頭的公裏,不知道……”

“這個也沒問題!”張大佬再次二話不說的答應了下來。

雖然陳耕只是說了修一條自備的碼頭和公路,但公路修好了之後,難道還不許公路兩邊的居民使用?至於碼頭,碼頭修好了之後當然是要優先滿足化工基地的需求,但在滿足化工基地需求的同時,如果還有剩余的裝卸能力,是不是也可以供給當地使用?再加上有方便的公路,這麽一來二去,附近一整片地方的經濟都被盤活了。

張大佬當即表示:“不管是碼頭還是公路,省裏和山城方面都會盡可能的給予支持……陳先生,我能不能提一個要求?”

“您說。”陳耕點點頭。

“在這個碼頭設計之初,您能不能適當的放寬一下設計余量?”

“……”陳耕眨了眨眼:“您的意思是,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的支援一下地方的發展?”

“對對,就是這個意思,”說到這,張大佬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陳先生,您也知道,我們巴蜀這邊地處內陸,經濟發展比較困難,如果能夠充分的發揮出這個碼頭的作用,再加上您這個化工基地的代工作用,周圍方圓幾百公裏的經濟都能被帶動起來。”

陳耕微微皺起了眉頭:“這樣啊……”

看著陳耕不樂意的樣子,眾位領導們立刻就明白,陳耕這是在討價還價呢。

也是!

如果只是修一個化工基地自備的碼頭,那當然不用修建多大,可如果還要考慮支援當地經濟的發展,那就不好說了,必須要為將來的發展留出充足的余量,這種情況下,陳耕需要投入的資金的數量可就不好說了。

張大佬沒說話,只是看了劉大亮一眼:這是你們山城的事兒,你作為山城政府系統的一把手,是不是應該站出來說句話?

劉大亮當即表示:“陳先生,我們明白這個要求讓您有些為難,不過這個碼頭對於山城接下來的發展真的很重要,所以,如果您覺得可以操作,不管您有什麽要求和難處,都可以提出來,咱們一起商量嘛。”

“您這麽說,那我就不客氣了,”既然劉大亮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陳耕也就不跟他客氣:“碼頭的話,在選址的時候,我希望選一個未來發展潛力比較大地方地方。”

什麽叫發展潛力比較大?

就是前提可能只是一個只有兩台吊車的下碼頭,但未來隨著周圍經濟的發展,可能會逐漸變成一個擁有幾十台港口吊機的中型碼頭,那麽問題來了:想要將這幾十台港口吊機擺下來,起碼要有足夠的地皮嗎?另外,碼頭周圍的水文條件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

這一點張大亮也明白,他當即表示:“這個沒問題,這個港口的大小、選址,我們充分尊重您的要求。”

“謝謝,至於第二個要求……”陳耕望著劉大亮,問道:“我聽說貴方準備在解放碑搞一個商業步行街?”

解放碑商業步行街?

陳耕的話,讓劉大亮的腦中迅速想起了此前市商業局的一個提議:將解放碑大十字(含民權路、民族路和鄒容路總計大約2.24萬平方米的面積)進行改造,將其打造成解放碑中心購物廣場,同時也將其打造成為華夏西部第一條現代商業步行街。